•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家园共育推动中班幼儿健康成长

马纯洁
  
教育学研究
2022年61期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实验幼儿园 上海 200437

摘要: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家园共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应当对其持有一种认真态度。为了切实推动中班幼儿健康成长,家长和幼儿园均需要在家园共育落实期间投入更多的努力。本文首先对当前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模式的实际开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幼儿园和家长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幼儿园中班落实家园共育模式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中班;幼儿成长

引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若想切实促进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健康化,就应当充分依托于幼儿家庭和家长的作用,积极落实家园共育。幼儿家长应当主动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且细致的掌握,以便保障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家长要与幼儿园教师携手,培养幼儿逐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为其今后的成长创造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现状

(一)家园沟通不畅,流于表面

就幼儿园中班开展的教学活动而言,在家园共育模式在落实期间还存在着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沟通和交流顺畅程度不足的情况,幼儿园无法将幼儿在园中的具体情况及时且细致地告知家长,同时也无法顺畅接收到家长的反馈和意见,从而使得家园共育在落实期间表现出流于形式的问题,难以切实发挥其本身应有的效能,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起到的推动力量不足[1]。

(二)家园双方对于合作的认知不到位

除沟通交流顺畅程度不足之外,家园共育在推行期间还呈现出家长和幼儿园双方对于彼此合作的认知程度不到位的情况,这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知程度不足;第二,在中班教育期间,针对幼儿家长的相关工作必不可少,但部分教师在进行家长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这类工作的目的认知不足,例如,幼儿园会在每一年度向家长下发若干次“致家长的一封信”,内容通常是幼儿生命安全教育以及日常习惯培养等等,不过,一些幼儿教师在工作开展期间通常只是要求家长签字返回即可,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教育契机不甚明了,家园共育合作效果不佳。

(三)家园合作密切程度不足

通常来说,幼儿园是安排幼儿活动的主体,家长在这项工作中往往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不过,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一些幼儿家长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幼儿园安排的幼儿活动中,使得幼儿活动产生内容脱节的情况。另外,一些幼儿教师在组织家园活动阶段的认真程度不足,表现出忽略家长地位的情况,家与园合作的密切程度不足。幼儿园对于中班教师的引导力量相对缺乏,家园活动计划不够明确,导致家园活动在开展期间无法取得可观成果。

二、幼儿园中班落实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策略

(一)与幼儿家长建立平等地位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和家庭是对其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两大主要环境,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这两种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主体,为了在幼儿园中班幼儿教育期间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果,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处于平等状态,搭建起携手共进、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幼儿园教师应当认清的是,尽管自身经受过专业的幼儿教育,但不应当在家园共育期间将自己置于过高的地位,认为幼儿家长由于未掌握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经验就在教育幼儿期间出现问题,做出溺爱幼儿的行为,从而在家园共育期间指导家长,这种思维和做法是不正确的。家长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主体,相较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其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要远甚于前者,并且在数年的家庭教育期间掌握了较多的育儿经验。基于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对话时需要持有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幼儿家长的愿望和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家长也会更加真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

(二)搭建线上教育信息资源共享路径

在现代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一些幼儿家长由于自身工作繁忙,日常生活中缺乏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从而使得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中实际表现的了解不够全面,使得家园共育的效果不够理想。依托于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线上沟通与交流成为一种比较高效的家园共育支撑方式,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完成线上教育信息资源共享路径的搭建,例如QQ群、班级微信群、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在这些手段的帮助之下,家长可以及时接收到最新的幼儿园教育动态,使得学生家长能够对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地掌握,不仅如此,借助线上共享平台,家长还可以将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短视频的形式反馈至幼儿园教师或者是与其他幼儿家长共享,方便彼此交流育儿经验。整体来看,线上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可以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双向互动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以此实现双方距离的缩短[2]。

(三)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活动

一般来说,幼儿园通常会以自身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作为依据,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幼儿活动。在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往往会涉及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这类活动是家长掌握幼儿园教育情况的一次良好契机,因此,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幼儿活动中去。举例来说,在一些重大节日期间,幼儿园通常会与幼儿家庭共同开展相应的节日联欢活动,作为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家长需要和幼儿合作,共同完成互动游戏。具体而言,当幼儿园开展讲故事活动时,家长应当配合孩子,尽可能地将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且完整地讲述出来,这可以实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充分提升。在一些体育类游戏或者是技能类游戏进行期间,例如接力跑步、折纸活动、剪纸活动等等,家长要与幼儿配合,共同取得较为良好的成绩,或制作出美观的作品,以此实现幼儿运动能力和某种技能的提升,在不断地实践中促使幼儿能力实现充分提升,在活动进行期间,家长应当陪伴在幼儿身边,与之共同成长。

总结:综上所述,就当前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模式的实际落实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双方对合作培育幼儿的认知不充分、交流沟通顺畅性不足以及合作密切程度欠缺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方法,共同建立起平等的双方关系,同时借助网络资源,搭建起线上教育信息资源共享路径,实现彼此合作和交流密切程度的提升。总体而言,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双方需要不断致力于健康成长环境的营造,促使幼儿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惠萍.疫情背景下家园共育助力中班幼儿健康成长[J].教育观察,2020,9(32):14-16.

[2]孙环.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J].当代家庭教育,2019(01):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