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教学实践分析

李春莲
  
教育学研究
2023年26期
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张金安小学 516157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的认知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在这个时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他们会受到周围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影响。通过德育教育,教师可以传授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教育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与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孩子对诚实、友善、助人等美德的认同,这些价值观念的形成将对孩子未来的行为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既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又融入了德育教育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审美能力提供了独特的平台。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音乐;德育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教学策略的探究变得尤为重要,这个时期学生的初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将伴随他们一生,影响深远。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科目,不仅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还可以通过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发展。

一、构建小学音乐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音乐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情感共鸣。音乐以其独特的声音和旋律,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音乐的节奏、音调、和声等元素产生的声音流动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悲伤、欢快、舒缓等,能够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使人们能够与音乐传递的情感共鸣,在听众中产生情绪共振,使其与音乐建立起情感联系。第二,影响思维方式。音乐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在听众的心智中创造出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从而引导人们的思考方式。快节奏的音乐可能会引发听众的兴奋和活力,促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积极和活跃;悠扬的音乐可能会带来安宁和平静的感觉,促进听众的放松和寻思。第三,影响行为。旋律欢快的音乐会引发听众的愉悦感,增加其活力和动力,从而促进积极的行为表现。例如,音乐可以激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力以赴,提高他们的体能和表现。同时,柔和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教学策略探究

(一)善用民族音乐,调动学生的正向情绪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音乐形式,在其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凸显了与特定区域相关的艺术风格和民俗气质。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并从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此外,民族音乐本身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民族音乐往往通过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演奏方式等,传达着特定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民族音乐,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调动学生的正向情绪。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浓厚民族风味的音乐作品,如中国传统音乐、民歌等,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对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参与民族音乐的演唱与演奏,增强他们对音乐的亲近感和自信心,传递音乐的美和情感。例如,在教学人音版《新疆好》这首歌时,教师可以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故事,向学生传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讲解音乐作曲家的生平、作品所表达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的意义,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同时,也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和理解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培养对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二)在歌唱中育德,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歌唱是音乐表达的一种形式,涵盖了旋律、节奏、音准等音乐要素,学生通过歌唱能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的美妙,提升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培养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歌词和旋律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教学的构建,教师可以以歌曲为媒介,用这种直接的、身体参与的音乐形式,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歌词具有感恩主题或能够唤起学生感恩之情的歌曲,涵盖感恩家庭、感恩老师、感恩友谊、感恩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内容。通过唱歌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感恩的内涵,并从中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人音版《妈妈宝贝》这首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歌唱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带领对歌曲的歌词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感恩内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歌曲中的情感、语言和意象,体会到感恩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针对这首歌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情景,设立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感恩的情感。

(三)革新评价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调控教学全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传统教学评价的指标比较单一,不符合“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要对教学评价进行革新,将评价从单一的成绩和技术水平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学生的演唱、演奏技巧等学习成果外,还要注重过程性,对学生音乐情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深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问卷,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并由同学们给予反馈和建议,通过互相评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仅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兼顾综合评价与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音乐水平、音乐素养、表现能力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学生在音乐德育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每个学生在音乐领域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教学构建十分重要且必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整体发展,培养他们健全发展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素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薛晨潇.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音乐德育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津教育,2023(23):34-36.

[2]朱峰.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2023(26):59-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