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尤俊豪 宗永臣
  
教育学研究
2022年50期
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西藏自治区 860000

摘要:在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关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师应当对课程思政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并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关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引言:本专业作为一门相对传统的工科专业,为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就需要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在这一过程中紧跟时代的需要,并做好课程思政的有关教学工作。将思政元素贯穿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进而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发掘其隐含的思政元素,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展思政教学工作,进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学生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基础之上[1],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道德素养,这样便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树立全局观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思政水平的人才。目前,该专业对课程思政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逐步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这也是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2]。然而,由于专业课教师普遍缺乏全局观,在开展不同专业课的过程中,教师并未加入适量的思政元素,导致学生无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来,也就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手段颇为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

目前,很多专业课教师在课上往往只是传授专业课的知识,而并没有真正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来。有些教师即便有所融合,也只是采取碎片化教学的方式。同时,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并没有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仅仅是为了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采取枯燥的方式展开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此外,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只是将讲授专业知识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中心,却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思政元素,导致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教学任务的需要,这也是目前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着重注意的关键问题。

三、给排水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

(一)深刻发掘课程内涵,并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融合之处

在给排水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专业课知识中能够融合课程思政的部分予以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给排水专业课程背后的思政元素。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对自身的思政水平有更明确的认识,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使得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政修养。由于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就必须要将课程思政元素引入其中,以便于未来学生在从事给排水工程的有关工作中,能够具有更好的道德修养,进而可以更好地完成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的任务。

(二)培养教师良好的思政道德修养

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即便是引入一些课程思政的元素,课堂主体也仍旧是教师。基于此,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较好的精神面貌来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唯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专业课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在开展专业课的教学时,就需要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开展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以便于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好地学习课程思政。此外,若想提升教师的思政道德修养,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其他的高校展开合作,这样便可以更好地结合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高效实现提升学生思政水平的目标。

  • 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开展专业课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想让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确保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此外,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过程中,可以与专业课的内容相互结合。由于给排水工程的专业课程融合大量关于水的内容。基于此,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水资源的内容融入其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向学生讲解水资源的有关内容,并实施将其与课程思政相互结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周边环境的效益。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专业课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

结束语: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需要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更多的思政元素,以便于更好地将专业课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政水平,进而为未来更好地开展自身的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持。这不仅需要教学工作者制定有效的方案,同时也需要高校建立起相对应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而为我国培养具有较高思政水平的人才。本文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探析,希望在给排水工程专业课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以便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忠洁,吴明元,刘久逸,等. 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策略——以“工程制图与AutoCAD”为例[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5):115-119.

[2]李宗帅. 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7):80-82.

[3]孙雯,徐乐中,李翠梅,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性研究: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70-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