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韦锦凤
  
新时代教育
2022年8期
广东省高州市长坡镇横地小学

摘要: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它们都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渠道,将二者紧密结合之后,必将促进学生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进行融合,其属于一线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亦是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也才能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一、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

纵观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尽管说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二者融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师资力量匮乏。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师通常都是由学校主任或是班主任兼任,心理健康教师则更少,一般都是由校医或者班主任兼任,并且心理健康课程和德育课程的课时也明显不足。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校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重视所致,还有就是现在可以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全面解读的教职人员少之又少,一些教师尽管说已经具备了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但从未参与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深入学习,所以就会造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困难。

第二,领导的不重视。客观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可谓至关重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都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有些学校领导存在错误观念,认为德育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无足轻重,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此类错误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二者分裂趋势愈演愈烈。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走过场、走形式的一类工作,甚至沦为了自习课,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经常被三大主流学科占用。

二、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措施

1. 创新观念,注重整合

当前时期,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难以推进,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守旧,停滞在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上,对主要科目的教学格外重视,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漠不关心,更何谈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及二者的融合发展。所以要想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使得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思想与理念。并且,学校需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如此才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促进其更好地落实新型教学理念。

2. 科学编撰教材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教材是教学活动内容的载体,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中的理论知识多以课本内容去呈现。所以,科学编撰教材是推动二者融合的必经之路,关键在于找寻到二者的结合点。譬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遇到困难时要从容面对、不畏挑战,这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坚强意志力,属于德育教学中的重点。二者融合过程中,形式融合十分关键,要杜绝教学内容上的生搬硬套,一定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立足于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去创新,如此才能让教材去推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3. 提升教师素养,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同时也是教育课程的开发者,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教学能力,均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均属于专业学科,二者理论体系相对复杂,此时便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对二者的共通点进行深度研究,如此方可在教学中拥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框架。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避免生硬式说教。譬如教师可布置学生养一盆小植物的作业,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让学生写下与植物之间的故事,最后在班内展示。通过布置这样的任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又能够使之形成良好的耐心和责任感,最终达到德心共育的目的。

4. 家校联合

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左右着孩子个人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走向,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若想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家长一定要发挥作用。学校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家庭,和家长展开密切合作,教师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对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并可定期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之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家庭教育模式。通过家校联合,教师也可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从而进行更契合学生需求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5. 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实现多元化教学内容整合

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信息化技术贯穿于教学始末,这必将会大幅度地提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上去操作,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一些极具教育意义的影片资料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们观看影片的同时接受德育,在潜移默化间去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影片观看完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要求学生说一说观影感受,和同学之间展开互动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下,学生对主题思想的记忆更为深刻,也必然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当前时代,信息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于此背景,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高效融合,已然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说,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学生健康发展而言,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务必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去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如此才能提升整体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马丽,马云飞.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才智,2018(04):63-63.

[2]卢竹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82-82.

[3]陈慕华.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95-9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