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建构路径探析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加强课程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本文将简要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并探究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生活化模式
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途径,高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思想政治课程为途径开展教育活动,将生活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的价值取向,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也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从学生的实际道德需求出发,以主体道德生活为立足点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将其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然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思想政治较为狭隘。许多教师对思想政治的认知较为片面,教学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忽视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导致思想政治缺乏感召力,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将思想政治作为限制行为的工具,只强调学生的义务,忽视学生的权利,在教学中过于强调他律,忽视学生自律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主体道德生活,没有意识到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社会化生活的作用,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知停留于表现,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为此,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进行改革创新,使思想政治教学向自主构建型模式转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教育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建构策略
(一)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单向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思想政治无法满足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主体参与到思想政治中,对学生因材施教[2]。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能力。为此,教师要创建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和交往,真正参与到社会道德中,在交往中理解思想政治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认知,规范自身的行为,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知。同时,教师要基于现实性、教育性和模拟性这三个特点创建自主学习模式,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学生非常容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人格发展,会使学生更加容易误入歧途。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既不能过分表扬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能过分批评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树立生活化理念,创设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维尚未发育成熟,非常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人文环境,利用环境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教育思想,将生活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中,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既要关注学生过的成长环境,也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其次,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此,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信任教师,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将结合思想政治内容,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的意义,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要锻炼学生评价能力,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能够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知,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三)立足现实生活,丰富教学方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内方式,调动学生对政治的学习热情,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演讲、主体调查报告等活动展开教学,也可以设置多样化教学情境开展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规避传统单一呆板教学方式的弊端,提高政治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视当前教学中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现实,在教学中贯彻生活教育理念,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式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把握思想政治与生活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旭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意蕴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0):130-135.
[2]贾则琴.生活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提升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