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高艳
  
新时代教育
2022年31期
新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辽宁省新民市 110300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现如今职业教育重要方向,也是课堂教学改革重要理念,对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革新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本文也对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有效提升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基础会计

引言

教育部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之中有对教育信息化提出具体的要求,即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的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主张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中,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方式,对我国中职教育教学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必学课程,其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可是传统模式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大多是理论讲解,无法深化学生理解,起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而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则主张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一)生源基础差缺少明确学习目标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大多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也缺少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控能力较弱。可是,这些学生一直都生长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之下,对于网络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熟悉度,所以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中职学生这一特点来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传统认知理念下《基础会计》这一课程属于较为独立的课程,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会计知识教学。可是在现代会计之中,《基础会计》涉及到了不少的电算化内容,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将两者做好融会贯通,亦或者是配合电算化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大公司财务制度之中涉及到了会计六要素,而现如今都构建出了电子档案,使用专门的会计软件,所以很多事情可以直接在软件上处理。[2]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提到相关软件的认识及应用,这种课程内容安排明显与社会诉求严重脱节,而且再加上课时及实践环境限制,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大多是局限于基础账务处理亦或者是会计学原理讲解,课程内容安排明显不够合理。

(三)教学模式及教学环境滞后

现如今不少学校都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可是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现,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教学主导,在讲解操作内容的时候,教师所给出的实训内容及条件与真实的会计实务处理存在不小的差距,无法真横贴近真实的业务流程。[3]例如,在“银行存款清查”这一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连真实的银行对账单都没有见过;借贷记账法中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学生也是一知半解,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考虑到《基础会计》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讲授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各类会计掌握处理软件,以及各类信息化手段。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现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趋势,不管是生活、经济亦或者是教学,都与网络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而且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还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数据反过来驱动互联网各类应用的加速演进,所以也对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分析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师信息化水平却发现并不理想,对于各类教学软件还尚未形成充分了解,所以无法将其有效应用于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必要性

(一)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高效掌握这些理论性知识。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的理论性知识,而传统教学模式则大多是依赖于教师的理论灌输与讲解,这促使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理解,对于这一课程学习兴趣也较低。可是信息化背景下的《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则不同,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一些理论知识直观呈现,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4]

(二)缩短实操实训时间、降低实训成本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还能借助虚拟模拟技术来为学生提供实操实训机会,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进账单的填写以及传递等训练,而且整个实操实训时间也较短,学生可以正确操作,有效缩短教学时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此外,从实训经济成本来分析的话,应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模拟实操训练,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不必要的实训成本,落实环保教学。为此,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有助于缩短实操实训时间、降低不必要的实训成本,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实操能力。

(三)教学资源丰富有效优化教学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还能让整个《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除此之外,相关教学软件的有效使用,还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平台,这样就能进一步优化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5]

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措施

(一)革新教学理念科学认识信息化教学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传统教学理念也受到了影响,基于信息化背景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革新传统教学理念,科学认识信息化教学,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改进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为此,教师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革新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期间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为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对信息化教学形成深刻认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高效的《基础会计》教学课堂,这样才能真正与时俱进创新《基础会计》课堂教学。

(二)创设虚拟会计工作情境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且要拉近师生距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中职学生认知机构、认知能力,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出虚拟的会计工作情境,借由此来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从而提升信息化教学效果。以“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为学生创设虚拟的会计工作情境,然后再导入“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直观演示,这样学生就能在仿真工作情境中对这一知识点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真正提升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6]

(三)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越发的普及,再加上世界大学城、慕课、网易云课堂等一系列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兴起,教育教学领域也因此而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来优化《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也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来巩固中职学生对于《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有效拓宽学生认识面。为此,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以及学生兴趣点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借此来真正改进教学。以“会计凭证”之中涉及到的原始凭证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将教学会涉及到了各类单据案例直接上传到网易云课堂上,同时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自学任务单,明确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中查阅相关知识;而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出各类原始凭证样式,同时以微课来为学生展示出支票填制业务场景,以此来让学生对其整个业务流程形成良好了解,[7]之后再为学生发布填制原始凭证的课堂实训任务,这样就能真正强化学生理解与实践,有效提升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

(四)构建数字化资源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出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这是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认知视野的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涉及到了微课视频、课件、拓展作业、在线练习、在线讨论、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教师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信息化背景来完善相关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为学生开发校本教材,阵地填制企业业务单据、填制记账凭证、理解借贷记账法、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内容来打造出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这样就能为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提供丰富且优质的资源,有助于《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五)线上线下结合优化O2O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具有不小的差异,学习主动性也较弱,而使用O2O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借助云班平台、移动终端、信息技术,来对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借此来有效拓宽学生知识获得渠道,让学生实现线上线下无间学习,这样就能有效延长学生《基础会计》课程学习时间,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云班平台上为学生发布课前问卷,借此来调查学生《基础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制作出模块数字化资源并且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之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发布分层预习任务,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为之后《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打好基础。而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查看在线数据,借此来督促学生线上学习,之后再结合学生线上反馈来对课程数字化资源进行完善,适当调整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其次,在课中讲解过程中,教师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动手实操、练习技能,而教师则需要发挥出自身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演绎《基础会计》理论亦或者是归纳行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构成。在课堂讲解期间,教师可以注重学生小组合作与互动,通过呈现学生实操作品来组织学生小组探讨,借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学习情况,有效提高学生《基础会计》实操水平。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线上发布一些基础作业,借此来指导学生复习,有效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上传一些拓展作业,借此来补充学生实务,这样学生就能在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O2O教学模式下得到发展与提升。[8]

(六)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成效,关键在于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及信息化素养。为此,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将信息化教育价值发挥出来,还需要强化对于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育,确保教师能够真正掌握多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引领,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培训与继续学习的机会;而教师自己则可以借助云课堂来自主学习及提升自己。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明显受到了影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及全新理念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创新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模式,这能有效唤醒中职学生对于这一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全新模拟实训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真正改进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敏.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宽带,2021(7):132-133

[2]魏尚玲,刘浩.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研究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6):277-278.

[3]邹娜娜.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17(1):56-57.

[4] 卿艳华.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2020(23):120.

[5]李艳萍,汪玉芳,王艳.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1):202-203.

[6]张婳晴. 信息化视角下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8(20):72-73.

[7]刘锦嫦.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会计师,2020(4):75-76

[8]平萍.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基础会计课程设计与探究——以"错账更正"教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8(31):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