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研学课程设计与自媒体传播的方式探索
摘要:本研究意在探索研学旅行的专题设计与宣传方式。将课程设计与研发作为研究重点,对自媒体平台特点进行分析,探索研学专题宣传的具体方法与课程实践的互相影响。本研究意在突破传统的单一宣传方式,结合自媒体的优势探究出对研学课程设计、主题路线分析、自媒体平台推广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研学旅行,自媒体,宣传策略,文化传播,隐形教育
前言
网络的发达,致使传播信息的速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往往在几分钟内就能接收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这种快节奏的信息传递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研学旅行,这个近年来的新兴名词却与我们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如何用自媒体去拉近我们与研学之间的距离,让研学旅行走进大众视野,这是本篇文章探索的主要内容。
一、自媒体的类型与传播特点
1.1图文类自媒体
图文类自媒体的表现特点为图片+文字,其优点在于文字的表达更具深度,图片的视觉辅助能加深读者的理解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因此更易获得深度用户的青睐。比如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轻松流畅的行文、图文并茂的手段,将一些碎片化、零散的信息快速、直接、明了、目的明确地传达给特定群体。
此类媒体文章能在较短时间内向更多用户传递信息,主要是通过读者推荐、转发、日常推送等形式获得某一特定群体的有效阅读。因此,文章在选题、策划、行文方式、配图设计等方面要有针对性和符合目的性,以此来满足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获得“碎片信息”的生活节奏。
1.2视频类自媒体
视频类自媒体平台主要分为短视频和超短视频两种类型。短视频优点在于通过生动的画面、深刻的语言准确地完成某一主题内容的传播,可满足用户的专题阅读需要。如哔哩哔哩、好看视频等平台,自媒体工作者会在视频的形式或内容上进行剪辑创新,平台会根据大数据的分析进行推广,这为提高作品的艺术层次、提高文化的有效传播带来保障。也会带动更多的用户群体对于某个事件、事物进行更加具有深度、宽泛性的讨论。超短视频优点在于节奏明快、内容精炼,适合快捷地传播超短主题内容,缺点是容易让观众产生歧义、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1.3音频类自媒体
音频类自媒体的主要内容为小说、音乐、专题电台等,其重点从视觉观感转为听觉体验,满足具有收听习惯且休息时间需要听觉体验的人群需要。喜马拉雅FM为国内发展较好的音频平台,平台通过大量的有声读物、助眠专注等优质内容吸引了大量专属用户。平台通过一定的算法向用户针对性推荐优质内容,并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既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又增强了用户的忠诚度、保证了用户的黏性。
1.4直播类自媒体
直播类自媒体内容涉及娱乐、生活、体育、购物、游戏、专业领域,目前国内知名平台有斗鱼、虎牙、疯牛、知牛等。娱乐主播不只是卖萌撒娇,根据主题内容的点播量来看,娱乐直播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以阿里体育以“数字经济思维创新发展体育产业链”的投资势头来看,游戏行业类直播在全球将继续有大量资本涌入。专业领域类平台针对的是有特定知识获取需求的用户,所以对主播、解说、内容等要求较高,这类直播平台当然具有发展潜力。
1.5小结
无论是单一自媒体形式还是综合自媒体形式,其平台无非是起到信息传递的功能,为有效传播文化知识、避免以讹传讹、避免网络暴力等现象的发生,平台与政府机关也在逐步完善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奖惩机制来带动文化内容的取舍和传播。总的来说,大数据算法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健全的运行机制为满足新时代文化传播可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研学内容与课程特色
国家旅游局从研学旅行的相关资源角度入手,将研学旅行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五种类型。从研学旅行的目的入手,中国旅游研究院则将研学旅行的课程分为专题教育类、素质拓展类、生活体验类、科学艺术实践类四大类。根据“基于设计学的跨学科‘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项目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本研究已开展如下四个类型的研学课程的开发。
2.1人文历史类
此类研学课程主要面对各类学生群体进行,通过学校组织、教师带领与研学基地深度合作,学生参观研学地区的历史古迹、亲身接触历史事件的遗物,让学生了解研学地区的文化背景、并对研学地区的文化精神有一定的深刻认识。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中华历史的了解,感悟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2.科技艺术类
此类课程主要面向中学生或者大学生。他们有更多的自主能动性,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参观的科技展览、艺术品展览进行提前的资料收集,在基础了解的前提下去现场体验和接触科技、艺术品,这样可以有效拓宽眼界、激发学生对于科技、艺术的兴趣。当然,在参观之后,给予学生相关的课后任务。如:对科技展览进行一个总结报告、或者创作一件艺术展览主题相关的艺术品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3自然环境类
该课程应选择拥有丰富自然景观的地区进行开展。课程主要面向中、高年级学生,课通过让学生参观丰富的自然景观、领略山河的风采。加以研学机构导师对于相关地理、生物的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奇石异草的独特之处,感悟大好河山的美好、感受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的探索欲望。参观完景观后,开展关于自然景观的自然保护、文化、艺术活动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4生活实践类
生活实践类研学课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让学生去工厂、田野进行工农劳动的体验活动。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精神。响应“反对浪费”的社会倡导。进行野外生存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提高生存能力。联合社会公益组织,让学生体验社会志愿者服务,感受社会公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服务大众、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上述课程的规划与设想,行业要组建团队实地调研和先期实践,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学内容与宣传内容的运营。
三、研学宣传内容的设计与规划
3.1宣传定位分析
宣传定位要把握因地制宜、按需设计的原则,同时在宣传开展之前,要对宣传所需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渐进式目标。第一是提高当地研学资源的社会知名度,第二是开发“研究性学习”的深度,第三开发金牌课程增强社会需求的黏度。
根据研学课程特点确定宣传内容,比如江西婺源古建筑、武汉黄陂木兰山、兴山县昭君故里等各具特点,在宣传的整体风格和基调上,要根据资源特点开发专题课程,并根据课程面向群体确定宣传风格。
3.2宣传主题确定
研学课程开发要紧密结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状况、季节特点、天气变化等深度而全面地开发,这是确定宣传主题的先决条件。主题宣传策划是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是传播一种的创造性活动,是保持研学活力、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因此,确定宣传主题非常重要。
3.3宣传避免同质化
研学旅行的宣传要尽量避免同质化的现象。同质化的宣传会使宣传上缺乏新意,长期如此也会导致外界对其产生一定的刻板印象。对于研学旅行品牌的打造必须要加入一些经典的元素,让其成为研学的标志。但是经典元素的呈现方式要更具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宣传产生一种品牌效应的同时也更具新颖性。
四、自媒体与研学宣传内容要有机结合
4.1自媒体平台可改善研学宣传方式
我国研学事业存在着知名度低、行业低迷、运营不可复制、专业师资紧缺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行业的繁荣发展,这个问题将另开专题进行研究。
自媒体平台在一定程度可以帮助研学旅行改善宣传处境。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自媒体中的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37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可见自媒体用户人群十分广大,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就可以更好地宣传研学旅行,让研学旅行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4.2研学成果是宣传的亮点之一
据资料显示,研学课程之后的学生成果并未获得社会大众的赏识,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行业未能及时整理发布或展出(人力资源紧缺),二是研学成果不如人意(研、学未落实)。
研学旅行属于服务行业,那么消费者的口碑应该就是最好的广告。利用自媒体平台对研学成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展示,既能对研学效果有个总结,以便行业自身或课程开发的后续完善,也能给参加者一个具体的结论或评价,还能给家长一个交代,从而引起观者的讨论进而扩大影响。
4.3不断探究各类群体对研学的需求
媒体平台面对的人群比较宽,涉及到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文化需求层次,因此宣传方式要有针对性,最重要的宗旨是:研学课程的开发要本着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这条主线。探究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升华研学资源的顶层设计、夯实研学课程的内容建设、厘清研学目的与成果目标、细化研学过程人员实施……只有满足社会对研学的实际需求,铺设好了解的渠道,才能使研学旅行更好地面向大众。
五、结论
自媒体平台的优势非常显著,但不同媒体面对的受众有有所差异,要想最优化地使用自媒体平台,需要研究的内容还很多,如何利用大数据算法推广研学产品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学旅行要紧密结合研学资源,因此课程设置的研究迫在眉睫,人力资源亟待解决。研学旅行的开发、建设、宣传需要解决的、面对的问题也还很多。
参考文献:
[1]金晓利.企鹅媒体平台生产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
[2]崔雨.初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20.
[3]孙宁.“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第5卷,第33期
[4]杨飞.融媒体背景下保险宣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2):47-50.
[5]耿晓雯.关于校园宣传动画的创意设计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09):240-241.
[6]陈海峰.智能传播时代自媒体治理的四大困局及出路[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01):309-318.
[7]涂博文,吴玉兰.新媒体时代主题宣传的创新策略——基于议程设置理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21(03):111-117.
[8]刘晓宇.研学旅行课程主题深化的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1(25):38-40.
[9]程洁.自媒体在品牌传播中的功能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57-5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基于设计学的跨学科‘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S202010495042X)
作者简介:谭晶月,重庆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管理研究方向。
通讯作者:刘超,山东人,中共党员,本科,研究方向: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从事艺术设计理论与技法教学及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