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周美川 刘宗波 常乐
  
新时代教育
2022年13期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岗课赛证”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的路径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探究,结合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从“岗课赛证融合”的视角给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和实践案例,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程体系;无人机应用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无人机数量共计83.02万架,比2020年底的52.36万架增加了58.6%;截止2021年底,全国共有无人驾驶航空企业12663家,民航局共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过12万本。2021年全年,全国无人机日均飞行达105.73万架次,日均飞行小时达4.57万小时,年飞行量已稳稳地站在1000万飞行小时的量级,比我国传统有人通航的飞行量高出一个数量级。目前,无人机航拍、无人机植保、无人机航测、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竞速、无人机表演等技术应用基本成熟,无人机将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发力,不断拓展应用广度和深度。无人机产业行业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对无人机应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更加凸显。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但任然存在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打破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三教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 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的路径

“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的路径构建分为三步:首先,通过调研和校企专家研讨会对当前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生产实际和岗位能力分析,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瞄准无人机应用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然后,以职业岗位为主导,梳理工作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紧贴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在“典型工作任务”中,选取结构化和序列化的典型职业能力,项目化设计课程教学模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证书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证书考核代替课程考核,实施“课证融通”;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大赛项目融入实践项目,大赛训练融入实践教学,大赛成绩替代课程考核,实施“赛课融通”。以“岗课赛证”融通为目标,综合考虑思政育人、岗位职业能力、竞赛能力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教学案例进行重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项目化,课程评价多元化。最后,按照能力递升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2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探究

2.1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培养符合产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岗”是“课、证、赛”的源头、依据和导向。研究团队通过向无人机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调研统计得到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比如图1所示,其中无人机植保、航拍、航测和巡检,这四个领域占比达到81%;调研统计得到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有: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测绘操作员、无人机航拍员、无人机巡检作业员、无人机植保员。

通过组织无人机应用各领域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和学校无人机技术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召开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结合现状无人机应用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研讨企业的岗位需求,明确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表1为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2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析

截止2021年底,国家正式发布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9项,分别为:北京优云智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操作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北京优云智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检测与维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北京韦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植保无人飞机应用》、北京翔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无人机航空喷洒》、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的《物流无人机操作与运维》、中大国飞(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拍摄》,这9项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基本覆盖了表1中调研得到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把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引入课程内容,1+X第三方组织的参与和评价,促进了课程标准对接企业的职业标准、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促进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能够深度融合起来,同时获得证书可代替课程考核,实现课证融合。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属于智能测绘与空间规划专业群,从目前已有的9种1+X证书优选了《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人机操作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植保无人飞机应用》3种1+X证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其中的1至2项,避免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2.3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技能大赛分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以技能大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竞赛与课程相结合,将职业技能竞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榜样力量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将赛场神话般高深莫测和遥不可及的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转化为颗粒化的课程技能点;将竞赛标准、竞赛规则转化为课程实训评价标准和要求。以赛促学,以学促赛,通过班赛、校赛、省赛和国赛,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在技能舞台上施展才华、大放光彩。同时竞赛获得成绩可代替课程考核,课赛共生共长,赛课融通。围绕全国无人机应用创新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无人机测绘技能大赛等比赛,比赛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模块,分别为无人机操控、无人机维护和无人机应用,将其融入模块所对应的课程。

3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践探索

3.1构建模块化的“岗课赛证”融通课程

课程源于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融入技能竞赛内容和1+X证书内容,以大赛检验课程技能学习水平,以1+X证书评价课程学习成果。以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典型案例,构建了模块化的“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体系。

3.2课程体系融入高等职业学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学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指出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航空运输业的民航通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民用航空器机械维护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无人机应用、无人机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无人机仿真技术、无人机操控技术与任务设备、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维护技术等,表2课程体系覆盖了所有核心课程。

3.3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面对无人机快速发展,无人机应用技术快速迭代,校企专家组成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研讨、研判产业、行业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增加了图形处理模块,强化了学生图像处理典型工作过程的技术技能,增设了基础测绘模块,增强了学生航测的基础能力,提升了学生无人机航测的深度和广度。

3.4融入1+X证书和大赛规程

由校企专家组成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严格筛选,从目前涉及无人机的9种1+X证书里选取《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人机操作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植保无人飞机应用》,依照中级技能等级标准内容和要求,重组课程内容,修改课程标准。同时将无人机航测技能大赛、无人机操控大赛规程、评价标准分解后有机融入课程。根据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项目化、案例化课程内容,以《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为例子,依据典型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划分为7个项目,分别为走进无人机体验上帝视角、由像片知尺寸、无人机摄影测量外业、PIX4D航测数据处理、ContextCapture航测数据处理、4D产品制作和拓展学习走进遥感。项目内容以岗位项目或案例为背景,结合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无人机航测技能大赛内容和评价标准,“岗课赛证”合一,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能达到1+X证书要求,掌握了竞赛技能。“课证赛”成绩互认,改革了课程评价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热情和态度,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3.5以三教改革促进“岗课赛证”课程教学

通过教师进企业轮岗参与实践项目、参加1+X证书培训、考评员培训和参加竞赛研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重塑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双师素质。通过1+X证书机构平台校企合编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学校、企业、1+X机构共同参与,共生共长,促进了教材与1+X证书、技能竞赛有机融合。“岗课赛证”课程,内容多,要求高,传统课堂难以完成高质量教学,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分层次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班级技能比武,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励学生精益求精,以赛代考,引导学生创先争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通过考取1+X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证代考,通过第三方评价,获得社会认可。

4 结语

近几年,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无人机应用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难觅,通过构建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岗位典型工作对接课程,岗位生产过程中职业能力对接项目化课程内容,综合考虑思政育人、竞赛能力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教学案例进行重构设计,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课程评价多元化,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展望未来,“岗课赛证”的实施将深入推进推动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彧,高雅娜.“十四五”开局年 我们这样走过[N].中国民航报,2022-01-10(2).

[2]刘晶璟.1+X证书制度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证赛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03):202-204+189.

[3]马玉霞,王大帅,冯湘.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1(23):107-111.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21.23.017.

[4]郑红娜.“无线组网技术”课程结合企业环保监控系统、融合“岗课赛证”的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35(05):171-172.

作者简介:周美川,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2021年度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gszyjy-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