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移动学习背景下初中生使用英语教育APP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史晓菲
  
新时代教育
2022年27期
沈阳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4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教育APP作为新的移动学习资源得到初中生的广泛使用。文章围绕初中生英语教育APP使用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使用现状:智能设备成为首选学习资源;英语教育APP使用频率不高,且多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初中生更多选择语言学习类英语APP;自我提升成为首要使用原因;是否收费成为下载使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将影响因素分为预期绩效、预期努力、社群影响、行为意愿四个维度,发现预期绩效、预期努力和社群影响均对行为意愿存在显著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从APP自身、社会支持、学生本人进行改进,以提升使用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现状;影响因素

1文献回顾

1.1APP的内涵

APP是应用的意思,指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教育APP是其中一种,涉及学习和阅读。随着发展,教育APP类型各异,有阅读类、工具书类等[1]。对其内涵,学术界看法不一。朱洁(2021年)认为英语教育APP是APP中有一定英语学习、培训功能的应用程序[2]。张婷婷(2021年)认为英语学习APP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为用户提供英语学习资源的移动应用程序[3]。据此,本文认为英语教育APP是在移动设备上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资源的软件。

1.2英语教育APP使用情况调查

随着移动学习成为新学习方式,较多学者对英语教育APP进行了调查。首先,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是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进行,如朱晓娜(2018)通过问卷调查,从儿童认知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角度出发,分析APP传播效果和对儿童英语学习的作用[4]。然后,对英语教育APP应用所根据的理论呈现出多样性,如李柯卫(2019)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情景认知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对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5]。最后,对英语教育APP进行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和小学,中学生的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选取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中生使用英语教育APP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期提出建议。

2研究设计

2.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问卷共三个部分:基本情况、英语教育APP的应用与评价、英语教育APP的影响因素,共21题。其中将影响因素分为四个维度:预期绩效、预期努力、社群影响、行为意愿,每个维度3个问题。

2.2数据收集与处理

问卷通过网络进行发放,共回收940份。对问卷整体进行信度分析,克隆巴赫系数为0.827,说明本次问卷信度很好。然后对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各个维度的系数为:0.972、0.974、0.897、0.932,整个影响因素的信度为0.98,这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

3研究结果分析

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在940名被调查者中,71.3%是母亲,28.7%是父亲。学生所在年级情况为:初一占24%,初二占47.9%,初三占28.1%。

3.2使用现状描述性统计

3.2.1学习资源、时间及场景的分析

从使用终端看,大多学生使用手机和平板进行学习,占比为98.9%、23.4%。可知智能手机因其便捷性、功能完备性等成为使用首选。

在学习时间上,57.4%的学生每周使用1-2天,每次使用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有54.3%;其次是30-60分钟,占比43.6%。可知学生是在需要时使用英语教育APP,将其当作辅助工具。

在学习场景上,41.5%认为在课堂教学时效果更好,27.7%认为在自主学习时效率更高,10.6%认为在协作学习的情况下效率更高,在亲自监督下的效率更高占比13.8%。由此可见,学生使用英语教育APP时自控力低,易受外界干扰。

3.2.2使用英语教育APP的类型

在问及所下载类型时,排在前三的是语言学习、专业辅导、技能拓宽,占比为:51.1%、36.2%、18.1%,由此可知学生愈发重视对英语语言的掌握,所以下载时更多选择语言学习类。

3.2.3使用及下载英语教育APP的原因

将使用原因降序排列为自我提升(45.8%)、学校任务要求(25%)、对孩子的期许(13.8%)。由此可知学生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希望通过涉猎更多。

在下载APP时,所看重的因素排前四的是所带来的益处(34.2%)、口碑评价(14.4%)、功能是否齐全(12.8%)、操作的方便程度(11.5%)。由此可知在下载时考虑的是带来的实质性帮助和APP的功能完备性。

3.2.4促进或阻碍英语教育APP使用的原因

在有关优缺点的调查中,根据分析得知:时间自主灵活(25.2%)、场所自由无限制(23.1%)占比较高。而阻碍原因为:自控力差(21.9%)、使用收费(13.6%)、设计不合理(7.9%)。由此可知,英语教育APP因其优点得到青睐,但缺点也阻碍着下载,所以在设计时要扬长避短。

3.3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分析

3.3.1模型建构

本次研究的自变量是预期绩效、预期努力、社群影响,因变量是行为意愿,本研究将根据对数据的分析来探究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

3.3.2相关性检验

本研究对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选用皮尔逊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得知行为意愿和预期绩效、预期努力、社群影响的P值都是0,小于0.5,表明行为意愿与其他三个因素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表明两者正相关。

3.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由相关分析可知,预期绩效、预期努力、社群影响均与行为意愿正相关,即自变量与因变量正相关。为深入了解其关系,以行为意愿为因变量采用回归分析,由R²的数值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R²为0.856,说明因变量可以解释86%的因变量的变化。

由表3可知,F值为1851.611,P值为0,小于0.05,所以回归达到显著水平,具有统计意义,即本次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有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性影响如表4所示:

a.预期绩效正向影响行为意愿(β=0.077>0,显著性=0.028<0.05);

b.预期努力正向影响行为意愿(β=0.592>0,显著性=0.000<0.05);

c.社群影响正向影响行为意愿(β=0.289>0,显著性=0.000<0.05);

d.所以,由此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回归方程:

行为意愿=0.153+0.077*预期绩效+0.592*预期努力+0.289*社群影响。所以预期绩效、预期努力、社群影响均对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为0.077、0.592、0.289。

4使用英语教育APP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

4.1APP自身方面

4.1.1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

英语教育APP需要考虑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选择英语教育APP学习时以自我提升为目的,因此在使用时APP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不断收集学生长时间使用的模块,然后提供针对性服务,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预期绩效,增加行为意愿。

4.1.2净化页面注重内容设计

在APP开发中需加强广告过滤机制。根据调查得知,阻碍学生继续使用英语教育APP的主要原因就是广告弹窗多,所以在设计时要净化页面,着重对内容的设计,不可盲目追求利益而无所选择的投送广告。

4.2社会支持方面

4.2.1营造积极使用氛围

社群影响对学生是否继续使用英语教育APP存在正向影响,所以社会需要与学校、家庭等各方通力协作,营造积极向上的使用氛围,给予学生相应的使用意见,让学生能自主使用英语教育APP进行学习。

4.2.2强化政府正向作用

在英语教育APP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应加强对英语教育APP的管理力度,从根源上禁止低劣APP的出现。对于乱收费和收费不合理的进行惩处甚至勒令下架,联合APP应用商店对英语教育APP进行有力监管,并对其进行权威审核与认证,以保证英语教育APP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3学生本人方面

4.3.1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学生在使用英语教育APP时,自制力差,易被无关因素干扰。所以在使用英语教育APP时,学生需要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通过给自己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则被允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则给予适量惩罚。

4.3.2明确自身学习任务

在使用英语教育APP之前,使用者应根据自身想达到的目标,如自我提升、完成学校任务、满足父母期待等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在任务驱动下,有目的性的使用英语教育APP,而不是没有计划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姝睿. 教育APP研究综述[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5):2.

[2]朱洁. 小学生运用英语教育类App现状研究[D].大理大学,2021.DOI:10.27811/d.cnki.gdixy.2021.000091.

[3]张婷婷,陆向鹏.浅析英语学习App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J].现代英语,2021(01):124-126.

[4]朱晓娜. 英语教育类APP在儿童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5]李柯卫.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9.DOI:10.27410/d.cnki.gxbfu.2019.000125.

[6]高佳,段元美,闫志明.小学生课外学习使用教育类App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2):1-6.

作者简介:史晓菲(1996-),女,重庆垫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