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比较阅读法,让语文教学别有洞天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为例

张瑞
  
新时代教育
2022年32期
西安市灞桥区西安高新第一小学麓湾分校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比较,是寻求众多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差别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巧用“比较阅读法”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解读的文学活动中,有助于向学生充分展示事物的矛盾,强调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对文章艺术效果及感染力的感知力。

关键词:比较阅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

一、“比较阅读法”应用背景

2022年语文“新”课标落地,“新”在育人立意更加高远,学习过程更真实以及课程内容更系统。“六大学习任务群”分学段螺旋式建构,促成了语文学习的整体化。学习过程将由以往的“一篇一篇教”转变为“一组一组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语文课将更加坚定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转化与实施,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在此背景下,以“比较阅读法”为代表的一系列阅读教学方法倍受语文教师关注,而“比较阅读法”以其高效、易行优势越来越频繁地走进课堂,“比较阅读法”若操作得当,便可促生深入理解文章,帮其拓宽视野、深邃思想,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二、“比较阅读法”概念阐述

众所周知,比较是寻求众多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差别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问题、辨别正误、决出高下、解决疑难的一种最普遍、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法”是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比较方法,观察分析所阅读的文本,深入文本从而获得较为深刻的文学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有多种实施方式,可以就同一篇文章中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也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章或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比较,潜入文本,探究异同,体味感受。下面将以统编教材四年上册《普罗米修斯》为例展开论述。

三、“比较阅读法”应用举例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神话”为主题,选编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普罗米修斯》作为一篇希腊神话,与学生空间距离远、文化距离远,相对难以理解。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比较阅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从而提升分析、鉴赏等综合能力。

(一)文内比较,感受人物品质

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和运用比较阅读法,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课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较阅读法从不同角度、用各种方式更好地分析课文内部的差异,为后续多篇比较阅读打好基础。在《普罗米修斯》一文中可设两处对比:

1.将人类有火、没火时两幅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比较

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知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却不知“火”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只因“火”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太司空见惯,以至于学生很难想象没有火的日子会是怎样的冰冷绝望。我们可将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关于描写人类有火、没火两段截然不同的文字进行比较: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这两段截然不同的文字会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孩子们真正意识到“火”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没有火时人类过着茹毛饮血、饥寒交迫的日子,漫漫长夜中随时要应对野兽的袭击,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而有火之后,人类过上了温暖祥和、安全幸福的生活。通过朗读和画面对比,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的不仅仅是“火种”,更是光明的未来与幸福的生活,普罗米修斯与宙斯表面斗智斗勇,实则是在为人类谋求与神同等的合“法”权益,普罗米修斯内心的正义、勇气与担当,便凸显了出来。

2.将文中两个次要人物赫拉克勒斯与赫淮斯托斯进行比较

本文两位次要人物:赫拉克勒斯、赫淮斯托斯在文中着墨不多却也十分具有可比性。他俩都是宙斯的儿子,有一定的相似处,但面临普罗米修斯的处境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火神赫淮斯托斯悄悄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宽恕你。”从“我一定请求他宽恕你”这句语言描写能感受到赫淮斯托斯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他黑白分明,知善恶,富有正义感,但他被宙斯的权威震慑,胆小懦弱,不敢反抗,他严重低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决心,也低估了普罗米修斯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谋求更高层次自由的信念。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没有劝告、不加思索,“愤愤不平”足以显露他内心对普罗米修斯的同情与对宙斯的不满,一系列简洁的的动作词,将一位果敢无畏、富有反抗精神的大力士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二)适度扩展,实施多元比较

比较阅读不能仅局限于课文内部,教师应适当扩展篇外阅读内容,将课文读出厚度、读出层次与高度。

1.将文中描写普罗米修斯的苦难生活与《希腊古典神话》中描写众神奢靡生活的段落进行比较

课上学生在读到: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这段话时深受震撼,感叹普罗米修斯受到的残酷折磨、感慨于宙斯的凶残无情。孩子们不自觉地将普罗米修斯当作人类的盟友,将他与人划归为同一战线,却忘记了普罗米修斯原本的身份:神。他本应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笔者从《希腊古典神话》这本书中找到了这样一段描述诸神生活的文字:

他们饮用玉液琼浆,他们餐食长生不老的物品。缪斯女神在餐饮期间给就席的诸神歌唱助兴,安详的司美女神舞蹈其间,好一幅歌舞升平的天上盛景。

如此比较,我们瞬间明白普罗米修斯为追求正义,承受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他原本贵为天神,本该过着极尽奢靡安逸的生活,却由于为人类“盗取”火种而过着如炼狱般悲惨绝望的生活。此处巧用对比使得文中描述普罗米修斯悲惨处境的句子得以真正刺痛读者的内心,我们对于普罗米修斯更深层次的同情、崇敬,才会被激发出来。

2.将《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钻木取火》一文进行比较

火是人类逐渐文明的标志。火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神话中我们的先民也曾用浪漫瑰丽的想象去解释人类用火之起源。部编版教材将《燧人氏钻木取火》这篇文章安排至《普罗米修斯》课后的“阅读链接”板块,我们可以将两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从两个文本中我们可以读出相同之处,即: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的身上都富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与非凡卓绝的智慧。但也有不同,这是源于文化传统差异。普罗米修斯取得火种是宙斯的火种,说明欧洲人强调的是上帝的神通广大,人类获取科学是来自上帝。反映了欧洲人浓厚的宗教思想。而燧人氏钻木取火,是凭借智慧自己发明火种。这说明中国人浓厚的人定胜天思想。

(三)群文比较,多角度探究

同种文学题材作品,同样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教师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基础与认知能力,科学选择、整理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接近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比较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学习《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可尝试将其与同单元内的其他文章进行比较。

《普罗米修斯》这篇希腊神话学生是初次接触,本单元另外四篇中国古典神话《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学生已耳熟能详。我们可将《普罗米修斯》与同单元内的其他四篇中国古典神话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会或多或少领略到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异同,从而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鉴赏等综合能力。如:

1.了解到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不同。希腊神话有其完整的体系,希腊神话里的神都各司其职,有明确的分工并形成了权力的系统。而中国的古代神话篇幅大多短小,对神的事迹记载相对简略,诸神间相互独立,似乎不存在联系。

2.认识到希腊神话中的神人性更多,中国古代神话中神则神性更多。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具有“不食人世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的性格特征。如盘古、精卫、女娲、炎帝,又如: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都是崇高而伟大的。他们均以天下苍生为重,平治天下,将造福人类作为他们的根本职责。

以上三方面比较仅做参考,比较阅读中“比较点”的设置,可以因文本体裁而定,多角度选择。在实际操作层面,既可立足课文,在同一文章中进行比较阅读,也可超出文本,与其他篇章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篇章的视野,在课堂上,比较阅读不必面面俱到。

综上所述,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通过比较方可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比较阅读法”,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解读的文学活动中,有助于向学生充分展示事物的矛盾,强调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对文章艺术效果及感染力的感知力。

参考文献:

[1]姚婷艺.小学中高段儿童文学阅读课程特点及教学案例分析[D]. 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张鸿.比较阅读法对小学高段儿童文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学周刊,2022(2):167.

[3]陈莉.试析儿童文学的阅读与教学——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20(2):133.

[4]韩莉莉,金莹莹.比较阅读,为阅读教学启一双慧眼——例谈“比较阅读”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20(2):64.

[5]范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群文阅读教学[C]// 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2016.

作者简介:张瑞(1989.04-),女,汉族,籍贯:陕西西安。职称:一级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