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习通平台《护理学导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是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使德育智育同向同行,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护理学导论》课程中人文理念与思想占有较大比重,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本文通过分析《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新模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护理学导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1 《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基本上采用的是公共课的通用教学模式,难以做到与专业特色和社会实况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2]。因此,探索将思想政治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德育与之智育同向同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先导课程,课程设立的目标是带领学生认识护理学专业,理解和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于课程与思政教育的高度契合性和该课程的重要性,探索并建立《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新模式,是实现护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3]。
2 修订教学大纲,融入思政育人元素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纲领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课程团队成员结合各章节内容特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新大纲课程目标中增加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达到价值与素养目标。总结提炼的价值思政目标主要包括:(1)人生观、价值观目标;(2)职业素养目标;(3)科学态度目标;(4)人文素养目标;(5)伦理法制目标。
3 《护理学导论》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模式探索
3.1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思政教学实践
3.1.1 课程介绍模块 上传修订后的思政元素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使学生对护理学导论的课程地位,课程内容及学习目标形成整体认知。
3.1.2 课程章节框架模块 以章节为单位,在对应章节目录下上传该章节对应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章节PPT,思政视频素材,章节内容相关参考文献:,章节框架思维导图,英文原版内容节选、课后测试等,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课前课后延伸和补充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1.3 课程思政专题模块 主要包括课程思政主题自主学习模块、课程思政专题微课和思政案例素材库3个子模块。从2019年至今《护理学导论》每学期设置4学时思政专题自主学习活动,主题包括2019年“优秀护士事迹”,2020年“认识护理职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21年“认识护理职业:这是我认识的护理职业!”;其次从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护理职业认知-南丁格尔奖章、护理程序-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护理理论-罗伊适应模式、护患关系五个章节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设计,录制思政专题微课并上传至学习通;同时在思政案例素材库子模块上传思政素材资源。学生借助学习通平台丰富的教学和思政素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3.2线下思政教学实践
3.2.1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 以章节为单位,依据教学大纲思政教学目标建设。形式包括临床案例、外文读本、视频素材等。建设初期每章节收集不少于3个案例。后续教学过程中对案例库进行实时扩充和更新,保证案例库的丰富性和与时俱进。
3.2.2 思政示范课堂教学设计 团队教师分工合作,依据教学大纲中章节对应的情感思政目标,结合思政案例库相关素材,对相应章节案例进行加工设计,将思政案例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每位成员根据思政教学设计进行说课和试讲(用录音和音频设备进行记录),试讲完毕成员间进行多轮沟通讨论修改,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授课模式并应用于线下思政示范教学实践。
3.2.3 课程思政优质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融入思政元素;完成重点章节的思政教学设计;建设5个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初步建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复制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4 教学效果评价
主要围绕思政改革教学效果,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学生职业认同感,学生课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021-2022-1学期《护理学导论》授课结束问卷显示,课程教学评价满意率为92.35%。76.45%的学生表示树立了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和专业信念,68.2%的学生表示培养了职业认同,62.69%的学生表示提高了以人为本、关爱患者的人文素养。在对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性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薄弱环节进行弥补与优化,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步伐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语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先导课程,内容囊括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护理理念,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价值观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充分挖掘《护理学导论》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收集具体思政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进行教学设计,使知识传授、专业引导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王淑荣.刘跟莉.王东梅.基于智慧树平台护理学导论“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3):20-21.
[3]石小盼,张文静,朱华云.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J].护理教育,2020,38(1):77-78.
基金项目:河北中医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号20yb-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