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五维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研究
——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为例
摘要:在高职院校与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就变得愈发重要起来。达成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培养,是顺应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须,同时也是促进学院教师积极发展,提高院校教学水平的需要。本文将以校企合作的背景为出发点,以“双师型”教师五维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对“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五维培养
引言:
“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路径。是增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力的必然选择。“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不仅能够顺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应用背景,还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添砖加瓦。做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不仅当下是必要的,以后更是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及现状
“双师型”教师就是既拥有高校的专业知识,取得了高等教育资格的教师证书,又拥有与专业相对应的实践教育能力,取得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技术等级证书的新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融合,教授内容和方式都更符合相关职业需要[1]。目前,“双师型”教学团队已经成为了各大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目标。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为例,已经同十余家知名的省市级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且在学院内建立了旅游研究所,由省级旅游协会领导专门领衔,所内的多个工作室由企业领导坐镇指挥。近年来研究所积极工作,完成了多个产教融合项目,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更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借助这样的校企合作不断进行教师团队的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已经成为了该系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路径
本校旅游系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旅游系积极接纳具备专业课程教学素养的教师,另一方面同样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截止到目前,全系共有18名专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达到80%,均有2~5年企业工作经验,每年参加企业挂职锻炼达到90学时以上。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水平,现对本校旅游系的培养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深入理解专业课程培养教学认知能力
1.阅读课程相关资料
资料是对原有课程的拓展,也是对原有课程的解读。通过对原有课程相关资料的学习,加深对相关课程的理解,找到课程讲解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是一种提高教学认知能力的好办法。使用这种办法,能对教材的教学结构,教材内容的相关动态进行进一步的掌握,以此使教学过程变得游刃有余,杜绝对教材的照本宣科,在其中找到课程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2.进行课程相关训练
旅游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想要深入对课程的了解,不仅需要充足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课程相关的基本训练。比如,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学习,进行旅游项目的实地考察等等。进行课程相关的训练以后,教师可以加深对专业课程中实践部分的理解,与理论相结合,做到教学认知能力的巨大提升。
(二)深刻了解学生诉求培养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学科知识的传递效率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难易,对学生的正确培养至关重要[2]。首先,要了解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困难,基于学生学习时的难点,进行教学时的重点设计,同时改变教学方式,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难点重点教学。其次,要了解课程的中心,以课程的中心为讲解重点,向其他分散的知识慢慢推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课程关系的主次,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方法,再对引导的方式进行总结。再次,与学生进行深刻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教学产生的疏漏和混乱,并对此做出纸面上的清晰规划。
(三)结合教学总结提高教学调控能力
教学调控能力是一种对教学过程进行总览的能力,教学调控能力的提高可以让教师更好的面对复杂混乱的课程,在课堂上能够针对问题做出及时的判断,以此做出课堂活动的调整。教学调控是一种临场应变的能力,需要对专业课程报有深入且深刻的理解,同时可以对教学内容做出总结,并以此察觉到教学内容的不当之处。教师教学调控能力的提高,需要综合平时进行的教学总结分析不足。结合教学实践的过程,不断积累正确的经验,改变错误的方式。最终完成教学中的随机应变,做出更好的课程讲解。
(四)深入企业学习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为例,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教师完全可以进入合作企业,在与专业契合的岗位上进行轮岗或者顶岗工作。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更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印证,互相融合。使教师在进行旅游专业课程的讲解时能够辅以合适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们了解到专业知识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向成为旅游专业群的“双师型”教师迈出重要的一步。
(五)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说前几种能力是教学过程的先导,教学研究能力就是教学过程的总结。教学研究能力着眼于教学本身,需要将教学中的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进行专业教学的方式整合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了解到旅游专业的整体动向,不囿于课程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持续进行实践教学学习和理论教学学习,感受到两种教学之间的一致性,统一性。了解到“双师型”教师的真正含义。
结论:
总而言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教师五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掌握好路径和方式。教育不是照本宣科,教育是一种智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要在对应专业的教育主题上完成,结合专业形势,开创教育的崭新未来。
参考文献:
[1]钟雅辉.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8):48-50.
[2]张红,王海英.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及应用分析——基于全国23个省份153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22,(07):103-108.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五维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研究——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为例,编号:K21-YB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