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乐”读书——小学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要:课外阅读在培养语文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认识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二年级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引导二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以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通过实践,从家校结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课外阅读时间的保证,课外读物的选择,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二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
课外阅读减轻学生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减轻困难学生脑力劳动的方法,最有效的就是扩大阅读范围。温儒敏教授也多次强调大量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如“语文教学的本质还是多读书。”“听说读写,哪个最重要?读最重要。”等。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培养阅读兴趣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让学生养成“乐”读的习惯。
二、当前课外阅读情况分析
低年级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如果没有家长老师的引导,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学生。很多农村家庭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加上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大多学生回到家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这导致很多学生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强,不能规范使用书面语言的问题。我校是农村教学点,这一问题尤其突出。笔者所教班级是小学二年级,共有18名学生,经调查,留守儿童9人,开学一个月,家里没有除课本外书籍的人数是10人,有学识字,学拼音书本的8人,听妈妈讲过一两个故事的学生有5人,没听过的13人。
另外,学校图书室配备的图书很多不适合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如何根据学生的现状,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做了几点尝试。
三、培养阅读兴趣要循序渐进
(一)润物细无声阶段
开始实施阅读培养计划时,不宜马上给学生看真正的图书,要先激发他们对书的兴趣。课外阅读听起来似乎很容易,无外乎给学生准备生动有趣的书籍,让他们自己看就可以了。可实际操作中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课外读物,他们是没有阅读意识的,即使有适合他们的读物,他们也体会不了阅读的乐趣,即使给他们图文并茂的绘本,他们也只是开始几天好奇地翻翻,一旦发现有不懂的地方马上失去信心,这时候没有强烈的兴趣,课外阅读很难持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的做法是挑选一些故事性很强的书,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读给学生听,一段时间后,再尝试让学生读。
(二)读图画为主的绘本阶段
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后就可以挑选一些图文并茂的童书,引导学生阅读。比如,童话绘本《海的女儿》,《丑小鸭》,《红蜡烛》,《小猪唏哩呼噜》,《格林童话》只有一些小对话的《父与子》系列图书,简单的自然科学图画书《有趣的动物》,《有趣的植物》,《蚯蚓的日记》,选择的范围大些,因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偏好。通常男学生比较喜欢科学类,女学生更爱看童话。
(三)正式阅读阶段
学生有了读浅显绘本的体验后,可以挑选一些文字稍多,故事性强的图书,通过读书活动日,推荐给学生。适合这一阶段阅读的图书有《中国神话故事》,《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这个阶段有些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还停留在看图画书的阶段,需要老师指导。每个星期利用一节课时间,推荐一本书。分段落让学生读,指导阅读困难的学生学会默读,跳读,如提问学生“读不懂的字词怎么办”,有些学生会说“查字典”,“让爸妈教读,老师教”,在肯定他们的同时,要引导他们自己独立读,用眼睛读,用脑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只要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跳过去。
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得到大人的肯定,开展“我给爷爷奶奶讲故事”或者让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他们会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会更喜欢阅读。
四、培养课外阅读需注意的几点
(一)时间要充足固定
规定一节课时间做阅读课,什么都不做,就是自由自在读书看书,可以自由组合共看一本书,也可以单独看。因为二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如果把课外阅读让学生回家做,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家庭条件,很少会有家长指导孩子阅读,这样就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让学生一起读,他们会很高兴很积极,效率比较高。
(二)防止功利性阅读
这首先需要教师改变观念,不要因为要考试把课外阅读上成课内阅读。课内是精读,课外更注重“阅”,即涉猎似的读,课内识字学语言知识,课外巩固拓展,两者并不矛盾。课外阅读应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喜欢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温儒敏教授在《温儒敏谈读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上课太多,读书太少”,“多读书,少上课;多读书,少做题;多读书,少折腾”,“通过阅读,学生无论是获取知识量的广度,还是思考的深度,都会优于教师上课的讲授”,这些都是对语文教学的精辟论述。课外阅读不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反,会起到促进作用。其次,防止功利性读书,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理解。有些家长知道课外阅读很重要后,就开始每天监督孩子读书,要求孩子读课程标准要求的书,这等于给孩子增加了家庭作业,课外阅读本来是“乐”读,这下成了“苦读”,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这都需要老师跟家长好好沟通。
(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要慎用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好习惯,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让学生每读一本书都做笔记写读书日记,会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慢慢失去兴趣。温儒敏:“规定学生凡是读书都必须做笔记,凡是阅读都得考虑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这就会变成束缚,扼杀兴趣。”这何尝不是变相的功利性读书呢?
五、结语
本文旨在探讨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研究其可行性,对促进学校发展课外阅读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但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乡村教学点,学校的规模小,所做的实验只限于一个班级,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权当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罢,望同行们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丽虹.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