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与教育需求下,高校开展思政课堂尤为重要。开展思政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的种种挑战,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瓶颈。要解决这一困局,必须加强教育层面的全面建设,那么在高校开展思政课堂就是当务之急。当前,各大高校在开展相应的思政课堂时,取得了积极的探索和显著的效果。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将对高校思政课堂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着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建设;教学方法
引言:
在高校开展思政课堂工作时,应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作为重点理论来为学生进行讲解,将其贯穿到高校教学课堂当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与资源,从而全方面地为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思政课堂时,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即将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以及专业教育课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思政思维”,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理论带入实际。但是现阶段在开展高校思政课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究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至关重要。
一、分析现阶段思政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政教育教学制度不完善
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第一项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课程思政教学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从而导致思政课堂没有教学依据和教学规律可循的。完善的教学制度会影响到思政课堂开展的效率。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一套完备的课程教学制度涉及到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果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与计划,没有充分挖掘并合理运用思政元素,那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教学内容就会杂乱无章,甚至没有了主次之分,教学效果也将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高校能够制定严格的思政教育制度,促进思政课程科学有效的开展。
1.2教师的思想政治认知较为落后
教师的思想政治认知较为落后,导致教师整体思政教育水平不高,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堂当中存在的一项问题。教师是思政课堂的把控者与掌舵者。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如果不够充沛,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力人员,既是领导者、实践者也是课程进度的有效推动者,在课堂效果的呈现上以及理论来源等方面都担任着重任。因此,改变教师的思想政治认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自觉是尤为重要的。在以往开展思政工作时,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将擅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思政教育这项工作应该交付给专门的思政教师来完成,这一想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如果不及时地纠正这一落后思想,不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是很难保证新时代大学育人理念的有效实施的。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摒弃掉消极敷衍的态度,从而确保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有效推进。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建立明确的教育教学制度
针对上述思政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建立明确的教育教学制度。有了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才能够从规矩当中找出相应的解题办法,从而以制度为核心来推进思政思维的形成。明确的教育教学制度是应该贯穿整个思政教育的,它是其思政工作的核心也是思政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明确思政教育教学制度,应该得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将明确思政制度这一条准绳牢牢的抓住,这样才能够及时地解决思政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消灭思政工作当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并坚持不懈地对其进行创新完善,这样才能够让思政工作的效率令人满意。在明确思政教育教学制度时,我们可以明确思政工作的建设方向以及相对应的建设目标和根本任务等。明确思政教育制度,能够很好地解决工作者意识不强,责任缺失等问题,甚至是日常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以及执行力度不严格等问题。那么将这些问题逐一突破之后,相对应的思政工作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通过明确思政教育教学制度,还能够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时效性,让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创新思政元素,从而让思政工作长期有效地运行下去。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思政教学水平
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教师是课堂当中的组织者以及实施者,更是学生学业生涯的引领者。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上自觉地为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要吃透思政资源、开拓教学视野。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教学单位应组织一线教师经常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观摩、评比等教学活动,开展思政主题的教学研讨会,相互学习教学经验,启发思政教学思维方法。课堂上,教师在讲授相关思政内容时,应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点,生动有趣地开展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除了在课堂上,在课余活动中也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做到言传思政与身教思政相结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建立明确的思政教育教学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思政教学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让思政课程更好地开展,让思政教育能够落实到每一节课堂当中,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与觉悟。
参考文献:
[1]杨哲,陈一,张阳.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高教学刊,2022,8(31):177-180.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31.042.
[2]王喜满,丁锐,廖阔,吴琼,鲁畅,伍俊华,华正伟.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笔谈)[J/OL].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2022-12-16].DOI:10.19496/j.cnki.ssxb.20221207.001.
[3]王敏.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的实践回应[J].高教学刊,2022,8(34):171-175+179.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34.041.
作者简介:张建平,1980.11,男,汉,山西吕梁,硕士研究生,讲师,产品设计方向。
备注:本文为重庆邮电大学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产品形态与结构》建设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