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路径探析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和新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入手,介绍了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随后,分别就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在教学亲和力方面,教师角色的转变、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的策略被提出。在教学针对性方面,学生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等策略被探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价值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媒体;新技术;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
引言:
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高职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如何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提升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媒体和新技术运用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路径,以期提供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新媒体和新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高职思政课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线教育平台等,通过发布教育资源、组织讨论、提供学习指导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如多媒体、实时性和互动性,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新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一些社会与伦理问题的现实场景,增强学习的感受性和参与性。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进行智能化的教学推荐和评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路径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已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创造者。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平台和工具,教师能够更加紧密地与学生联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和反馈。通过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教师能够营造出更具亲和力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转变将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意义和吸引力的学习体验。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案例,将抽象的思政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和应用知识。此外,开展小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加深对道德价值观的认识。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高职思政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高职思政课教学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资源和指导。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评估工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基于学习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智能地推荐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教学活动和学习路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水平,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反馈,促进其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这种个性化学习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推动学生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提升路径
(一)学生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学习记录等方式,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期望、兴趣和困惑。这样的调研可以揭示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态。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调研结果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更贴近学生实际和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学生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二)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形式学习方式的需求。例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字材料和相关案例分析;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利用图片和图表来呈现思政理论;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可以提供录音或播放相关音频资料。通过开发和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为了提升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通过分组合作、项目实践、学生展示等方式,教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思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让他们共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激发思想碰撞和交流。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帅伟.基于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20(14):219-220.
[2]王艳丽,张娜.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数据,2023(01):211-212.
[3]赵丽霞.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地市报人,2021(04):89-91.
作者简介:孙全芬,(1992.03-),女,汉,籍贯安徽淮南寿县,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课题(须有编号):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提质培优承接类项目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tzpysj036);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提质培优承接类项目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tzpysj037);3.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提质培优承接类项目思政理论课教学研修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