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高中历史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朝着多样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为高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素质教育。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仍然得不到创新运用,旧有的教学模式主张灌输式教育。历史本就是理论知识较丰富的学科,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历史素养。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出发,涉及历史老师提升自身素养、改变教学模式等多方面,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创新
在新形式下进行教育改革,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对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高中教师来说比较困难,新课标下高中历史优化课程结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历史课堂应立足于课本内容,从表层看到深层,从外在学到内在,精益求精。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应灵活多变,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保障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创新工作得以落实。
一、创新高中历史教学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片面的认为学生应多背理论知识,记住历史大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历史意义即可,因此,教学方法一直得不到优化和创新。历史讲述了从古至今的发展史,时间涵盖较多,事情较为复杂,多条时间线错综在一起。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将课堂打造的枯燥乏味,历史教学效果不佳。进入新时代,新课标改革逐渐落实,我国倡导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首先,历史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自己首先要了解历史书,了解历史故事以及各事件发生的脉络,各条时间线应按照怎样的顺序罗列,教师具有较高的学习素养才更有利于实施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定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引领者和建设者,在课下与学生也可以发展为朋友关系,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后,历史教师应有学科教研能力,历史教材在优化之后,部分观点有所完善,历史学科中包含的历史观点也并无定论,因人而异,每个人思考角度也有所不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发展一定的质疑能力,对于历史观点要敢于推翻,只有教师做好,学生才更能学习到教师的精髓,提高学习能力。
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完善课堂结构,科学合理的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敢于探索,敢于质疑,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高中历史授课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教学。首先,创设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历史中包含了太多观点和看法,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上课时要多引导学生讨论,敢于发表自身意见。例如,在评价秦始皇这章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都应予以肯定,历史人物本就是褒贬不一,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其次,教师在提出历史问题时,要科学合理。高中历史教材抽象性,概括性较强,但部分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全面,理解能力有限,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发展特点,对于概括性极强的事件,仅通过学生死记硬背是无法学习到实质性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看本质。例如,为了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教师应从该事件引发的原因、背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站在高中生的立场上进行讲解。
三、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策略
3.1创新教学资源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课本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当改变教材学习内容,教师利用自身专业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演绎等课外内容,学生不仅能学到教材知识,也能了解课外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只要不是单纯的对教材照搬讲解,学生学习都有一定兴趣。
3.2创新教学方法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适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讨论和情景创设是近年来教师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师不妨将生活情境构建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学生表演或者学生演讲,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理解力。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主,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较少的时间就能解决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利用小组讨论法是为了发挥互帮互助的作用,让学生自行讨论,互相解决问题,部分简单内容能简单讲解,进一步节省教学时间。
3.3创新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用英语教师教学,高中历史理论性和概括性较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部分学生学不好历史的关键原因。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在课前寻找与本节课讲解内容相关的音视频资源,学生在观看视频或讲解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对知识的印象,也能做好课前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节完美课堂必备的环节,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总结归纳是高中历史学习中必备的能力,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特点,创设历史研究小组,引导小组成员针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研究,并学会自我归纳总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目前,高中历史教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进步,全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教师也要立足于学生根本,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总之,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历史科目特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邢霞.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5):64-65.
[2]徐小倩.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16):27-29.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09.
[3]丁永伟.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