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背景下黔东南州乡村民宿发展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入,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快速,乡村民宿作为一种非标准化的住宿形式,在旅游市场和共享经济的双重推动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黔东南州生态优良和民族文化浓郁,旅游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乡村民宿发展势头表现强劲。本文对黔东南州的乡村民宿开展研究,分析了黔东南州乡村民宿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从乡村民宿的特色和定位、民宿管家的人才培养、网络营销等方面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乡村民宿;乡村振兴;”互联网+”民宿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断发生变化。人们更青睐于体验当地风情和对乡村生活的感受需求,在出游住宿方面更倾向于选择能感受当地特色文化的乡村住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的乡村民宿,迅速成为旅游业转型和升级发展的新路径,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开来。
2015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及“民宿”,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研究制定了《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国家统计局“民宿服务”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文旅部出台LB/T 065-2017《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2020年国家市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2021年国家教育部设立“民宿运营与管理”高职专业,2022年“民宿”被党中央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现状,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乡村旅游得到深入发展,乡村民宿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但是,在乡村民宿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也突显出发展策略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乡村民宿的发展进行合理梳理。
二、黔东南州乡村民宿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旅游业是黔东南州的重点产业,近年来,黔东南州依托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区位等优势,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至2020年,全州累计共接待旅游人数4.83亿人次,累计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3.05亿元[1]。客源市场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周边省份扩大到湖北、浙江、江苏、江西、河南等地[2]。此外,黔东南州共有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包含台江县长滩村、榕江县丹江村、黎平县肇兴村、从江县岜沙村、锦屏县雷屯村;有3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如台江县红阳村、剑河县屯州村、丹寨县富贵村等。
为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黔东南州坚持规划引领,错位发展,高位推进乡村旅游工作。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黔东南州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黔东南州乡村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黔东南州旅游战略性总体规划(2017—2030)》,以规划引领黔东南州未来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二)乡村民宿发展情况
近些年,黔东南州以发展民宿作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勇于创新开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黔东南州立足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定位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乡村民宿发展创新。
黔东南依托生态和文化的两大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平台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合作、集中管理、共建共享”方式,积极打造高山流水、田园牧歌、传统村落交相辉映的乡村精品民宿。乡村民宿已成为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初步形成了以乡村民宿发展为抓手,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优质发展的新格局。截至2021年,全州已有各类旅游经营户及旅游服务企业近万家,现有民宿客栈457家,其中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客栈319家(精品级30家、优品级108家、标准级181家),未评定138家,民宿运营团队20家。
黔东南州将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挖民族文化底蕴,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努力探索优质乡村民宿带动产业集群,以点带面地打造一批精品民宿示范点,持续提升精品民宿产业深化发展。民宿作为旅游中重要的体验产品,将充分释放发展新活力。
三、黔东南州乡村民宿的发展优势
(一)乡村资源优势突出
黔东南州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方向,南面与广西相连,东面紧邻湖南,周边紧挨本省的黔南州和铜仁市,州内青山绿水,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姿的民族文化。黔东南作为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且保存最为完整和最具特色的地区,共有409个传统村落,数量排名全国市州第一。红色文化方面,从1930年4月至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曾五次经过黔东南州,留有革命遗址211个,诸如黎平会议会址、旧州红军街、榕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镇远和平村、锦屏龙大道故居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温泉、花海等资源与民宿融合,共同推动民宿产业的发展。
(二)区位优势凸显
“十三五”时期,贵州的交通得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贵州体验民宿。黔东南不仅是贵州联通长三角及中部城市群、南下珠三角及北部湾、北上京津冀及成渝的桥头堡,周边与广西省和湖南省相邻,是承接广东、湖南等发达客源地进入贵州的优先城市。此外,交通上已经融入了贵阳的半小时交通圈,重庆、长沙和昆明的客源进入黔东南州也属于2小时交通圈,而成都、广州、南宁等城市客源仅需4小时即可抵达州内。黔东南州这样的区位条件优势,为推进乡村经济和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乡村民宿集群发展优势突出
近年来,黔东南州的乡村民宿发展逐渐崛起,如肇兴侗寨、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化发展初具规模,并朝着区域化、品牌化、个性化趋势发展,对其他地区的民宿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四)政策红利
国内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民宿发展。2022年7月文旅部公布了10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应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各地的旅游发展规划,确保乡村民宿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3]。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出台。文件中提到,贵州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民宿这一重要的体验产品发展注入新活力[4]。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产业化发展也成为民宿发展的强力政策支撑。
四、黔东南州乡村民宿的发展不足之处
(一)缺乏品牌特色意识
由于资本投入问题,黔东南州的乡村民宿较多经营者并非当地村民,其中部分经营者没有考虑品牌特色问题,为了个人情怀,按照自己的设想随意建设,无视当地的乡村风貌;有一些则是进行大范围模仿,毫无新意可言。这种随意、未精心融入地方文化运营的乡村民宿,难以实现可持续良好发展态势。
(二)专业管理人才紧缺
黔东南民宿行业从业人员年限普遍较短,一般集中在一年以下,存在经验不足,专业度不够的问题。乡村民宿的经营主要以独立经营为主,通常雇佣当地人,主要从事保洁、前台接待、餐饮接待等工作,在上岗前缺乏专业服务的培训训练。
(三)营销意识落后
伴随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乡村民宿业作为乡村旅游中的融合剂,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未来任何一家乡村民宿要做强做大,不仅要给客人提供舒心的居住环境和贴心的服务,还取决于市场的营销能力。然而黔东南州的乡村民宿,还存在着整体民宿经营管理水平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广。大部分的乡村民宿的营销手段单一传统,互联网的使用率不高,较多还是等客上门来经营。
五、黔东南州乡村民宿发展提升策略
(一)融入当地文化,打造特色民宿
乡村民宿应融入当地文化,突出个性化、主题化,若没有主题特色,就变成了普通的旅馆。民宿经营重在特色,若民宿没有特色,就难以经营下去。民宿在经营时,最好要有自己的故事,与众不同的民宿特色。在发展乡村民宿时,应注重引导将环境保护、景观特色、文化特色、交通条件、公共配套设施、体验活动融入乡村民宿的建设与经营中,体现民宿文化的特色。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人文历史、景观资源以及生态特色,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让选择乡村民宿的客人在住宿期间能有故事听、有事情做、有活动体验,切身感受乡村民宿的生活气息[5]。
乡村民宿属于一种非标准化的住宿形态,不能单纯地以星级酒店规范的标准服务接待客人,而应将客人视作朋友或家人来到乡村,让客人喜爱乡村生活方式,放松身心,与乡村民宿经营者和谐融洽相处,而客人的这种特殊的体验感受最大的来源应为乡村民宿的文化。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民宿作为挖掘和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更应将乡村文化元素与民宿进行充分的互动和融合,这也是提升地方文化自信和弘扬文化、促进文化资源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合理整合资源,提升运营管理能力
2022年6月14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民宿管家。“民宿管家”被纳入“职业”范畴,这不仅体现了适应时势发展,同时也表明民宿属于补齐全方位覆盖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优秀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发展好乡村民宿,离不开民宿管家人才的重要保障。民宿管家不单单是民宿经营发展的服务者,更是具备生活美学和多项技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乡村民宿经营中,更需要不仅爱好旅游和生活,更爱好民宿且乐于分享的优秀人才加入民宿管家的行列,为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优秀的民宿管家不同于酒店服务员,一人多职,既要懂得前台接待、住宿服务技能,更要具备待客服务的礼仪,能提供优质入住体验服务,有着姣好的审美能力,能营造独特的地方生活气息的美学环境。此外,还应具备旅游策划能力,能为客人提供当地旅游的向导服务,以及组织活动的召集能力。作为一名民宿管理人员除了要注重提高服务意识,更应提高自身眼界和强化民宿的经营管理理念。
(三)加强营销传播,推动“互联网+” 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兴盛,各乡村民宿之间不单单是一种竞争关系,更应是关联企业间在资源和优势上的共享和互补,共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利用微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及活动,挖掘潜在客户群;推出会员活动,享受不同优惠折扣。乡村民宿发展中,更应加强营销传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积极转变和不断创新乡村民宿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市场的新需求。
第一,提高乡村民宿的网络宣传能力。如在黔东南文体广电旅游局微信公众号、黔东南旅游服务平台等,综合运用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形式展现乡村民宿生活的多姿多彩,服务的细心热情。此外,也可以通过自行建立乡村或民宿的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的传播,加强信息的推广和传播,让更多用户知晓和了解乡村民宿的精彩和独特。
第二,提升互联网乡村民宿的预订功能。通过申请加入一些主流的民宿预订平台,如爱彼迎、途家、小猪、木鸟和美团民宿等平台,或自行开发建设且能支持后台数据库的网络预定管理平台,这样乡村民宿经营者不仅能随时了解房间的销售状况,还可以为游客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查询和预订服务[6]。
六、结语
黔东南州作为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抓住了乡村振兴发展机遇,获得了很大发展。但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还应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和文化,保持乡土气息,与众不同的特色基础上不断革新。
参考文献
[1]罗强代表:在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表率[EB/OL].http://www.gzrd.gov.cn/gzdt/dbgz/lzdt/39392.shtml,2021-03-05
[2]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EB/OL].https://www.gzstv.com/a/aa29fb1a4f5d42a5918383bd89166f2a,2021-02-02
[3]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7/19/content_5701748.htm,2022-07-08
[4]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6/content_5670527.htm,2022-01-18
[5] 余光燕,王军.特色民宿让乡村更有范[N].贵州日报,2021-05-13
[6]郑晓旭,陈瑶.“互联网+”时代的民宿线上营销[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
课题:课题来源:凯里学院2021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课题名称: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编号(XX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