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四个回归”视角
摘 要:“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在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基于“四个结合”将政治理论、文件制度、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关键词: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回归”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教育[1]。在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基于“四个结合”将政治理论、文件制度、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一、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认知与现实
(一)基本理论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其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认知转化为认同,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2]。实践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采取原著阅读、研究讨论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的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4],是一项双向互动、互助实践的活动。
(二)现实问题洞察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各大高校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然后,在城市型大学,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城市型大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当前,各大城市型大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形式较简单。其二,城市型大学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的广泛性不够。存在思政类课程普遍由辅导员、行政人员兼职授课的情况。其三,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长效机制。在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在内容、学时、考核上都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与要求;在支持保障上,城市型大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合作单位,在经费投入和后勤保障方面也不足。
二、“四个回归”视角下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价值分析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高屋建瓴提出高等教育要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系列讲话和论述的高度概括[5]。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四个回归”视角下对于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其二,丰富学习内容,锻造学生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这一实践能力的一个环节[6]。其三,强化大学功能,将城市型大学教育推向“四个回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都具有举重轻重的重要地位。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社会学强、开放性大、制约因素多、涉及面广、教学环境复杂,可控性差,因而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形式化、随意化的倾向比较普遍,其后果必然导致实践教学有效性的降低[7]。
三、“四个回归”重构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进路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城市型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了不少现实缺陷与困境。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从顶层设计、内涵发展、配套支持等方面改革突破。
(一)顶层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体系
思政治理论课应注重其实践教学。城市型大学要在“四个回归”背景下,严格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城市型大学实际的政策,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运行、支持保障机制等。第一,各高校应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各部门、学院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第二,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纳入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程;第三,加强思政课建设内涵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资源有机结合;第四,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定期对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评估、考核。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作为一项高标准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教师是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和精神的关键,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素质”[8]。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工作。第一,艺术高校应推动引进思想活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科研能力强和理论教学水平优秀的人才,为思想教师队伍注入新源泉;第二,定期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实践教学职业化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三,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教师“走出去”,包括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去政府机构、企业、红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镇等区域培训,深刻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实况;第四,思想教师本身要善于有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的高度敏锐性[9]。
(三)构建政产学研互通交流机制
政产学研的核心是基于政府引导的知识成果的产业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地位显著,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产学研教育模式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第一,城市型大学与企业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专业知识和个性化发展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第二,采取静态为主、动态为辅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城市型大学应从顶层制度设计上制定一系列的“静态”的评价、激励标准。第三,建立校内外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沟通联系。产学研在中国的深化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使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10]。
参考文献
[1]“四个回归”是本科教育的“定盘星”[N].郭立场.中国教育报.2018-06-27(002).
[2]王占霞.城市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作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9).
[3]班荣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4]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53-57.
[5]袁占亭.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时代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17-21.
[6]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 .教学与研究,2008(4),87-90.
[7]吕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57-59.
[8] 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育,2007(3),69-71.
[9]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2):70-72.
[10] 顾新杰.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