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校地合作名师工作室模式下的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

——以廊坊市名师工作室为例

李丹
  
民族文汇·教学与实践
2022年29期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

摘 要:校地合作也就是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一般都是大学、学院等,而不是一般的义务教育学校。通常是指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为当地提供服务或协助。名师工作室既非专家的实验室,亦非农夫的温室,其成员的组成、成员地域的选择、研究方法的应用,都应成为从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桥梁和纽带,更好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保证。目前,很多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都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希望以“名师”的形式来推动教师的发展。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

关键词:校地合作  名师工作室  师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内容的基础教育,肩负着培育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正确的革命接班人的重任。从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类新现象、新情况不断涌现。这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虽然给高师院校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与以前的思想、行为特征迥异,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精湛专业技术、思想道德素质、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本文将从基于校地合作名师工作室模式下的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两方面进行探究。

一、分析此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立足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技术力量和科研成果,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扎根于地方发展的需要,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把学校打造成地方发展人才的良好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资源,整合地方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在校地战略合作方面,地方政府应以高校为技术支撑、以地方为基础、以地方为基础、以地方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教学实习基地,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并根据当地发展需求开展联合研究。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变。以名师为先导,以学科为纽带,以探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价值观、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价值观的指导、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探究对师范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2.1加强合作力度,汲取优秀文化

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在学校里,而学校并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一个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的思维会被复杂的社会环境所影响。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和精神的问题一直很难根除,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重视不够、投入不够。这就造成了社会整体的优化,对师范院校的学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以功利为目的,图实惠,走捷径的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享乐主义、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学生普遍存在,因此可以加强校地合作,汲取优秀的地方放文化,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廊坊师范学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中,学生在身心健康、奋发向上的学习过程中,将获得积极的效果和作用,有助于学生积极进取,树立理想,成人全面发展。而在校地合作名师工作室形式下,地方教师也是学校为学生开展传统思想道德教育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学校也应汲取地方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有益成分。在学校开展传统校园文化项目建设时应邀请地方教师共同参加。举办学校与公司员工之间的联谊活动。目前廊坊市内共有市级名师工作室三十七个,区级工作室若干。而且各个工作室中都有一批骨干教师构成,师资规模优势非常突出。针对这种优势条件,学校还将加强教师学习力量,,与各名师工作室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名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示范、引领、辐射、指导作用,打通学科壁垒,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探讨实践为主要方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突出实用内容,注重培养人才

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注重培养符合地方、企业和政府等需要的人才。在校地合作名师工作室模式下,结合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想法和忧虑,将教育内容与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突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重视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惑。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理论、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例如,当前廊坊师范学院关于名师工作室模式下的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本都是从思政课程、辅导员教育等方面着手,其研究多属于思政课程类别,还没有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的育人;而课程思政中其他学科涉及到的思政研究很少,专门针对日后教师岗位的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是数量有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避免空洞、枯燥、不切实际的理论。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懂得基本的生存知识,掌握基本的生存技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为人的幸福而努力的良好人生态度。要从个人健康成长、成才目标出发,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健康素养、社会责任心等。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应当注意使大学生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从而促使大学生中不断发展,形成良好人才环境。使师范类大学生中形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日后成为合格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2.3准确切入重点,把握学习成果

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的掌握,使教育的节奏和效果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程度。建立评价指标,对学生的成功进行定量的掌握。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强化对参加教师工作室的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增强其综合素质。

结束语

师范院校是我国高校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因为师范类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固定,使其具有特定的社会职能和专业地位。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的教师,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决定着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政策、舆论等方面都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各师范院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持续加强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志勇.名师工作室“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实践探索[J].体育教学,2022,42(09):71-73.

[2]刘义兵,屠明将,姜丽娟.论卓越教师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科学,2022,38(03):23-29.

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校地合作名师工作室模式下的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以廊坊市名师工作室为例》,课题编号:K2021-26论文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