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张国营
  
民族文汇·教学与实践
2022年49期
宁阳县第二十中学 山东 泰安 271411

摘 要:就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如何充分的融合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情怀,是当前教育事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当前课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部分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字:初中教育;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

引言

随着新课改以来,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问题,学生和教师也在教育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我们希望初中学生在学习开始阶段就对家国情怀有一定的了解的认识,就需要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表现尤为强烈,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教育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解决人民基础生活问题上大做文章,在各种新道路中不断摸索。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逐渐脱离了上一辈的战乱纷争和贫苦生活。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其更多的都是伴随新时代发展的幸运儿,都是赶上我国繁荣昌盛的大好时光。在他们大多数人自出生就生活条件优越的时候,他们很少会关注历史,关注新中国革命的道路,他们也不会明白当前的优越生活都从何而来。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革命的道路是洒满鲜血的,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概念是因为我们受到过家国情怀的教育。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学习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不能接受正确的家国情怀教育,就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所以说,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二)、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展开

初中历史课堂和其他理论实验教学课程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理论实验课程是让学生拥有基本的科学计算能力,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社会型人才。但是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扩展,培养学生一种历史观念。其次,在历史发展中,能够体现家国情怀的事迹有很多,在我国古代,有不慕名利、以死报国的文天祥,有无心救国、含恨投江的屈原,在近代,有不畏生死、慷慨赴义的邓世昌,有任敌虐待、百般不从的刘胡兰。为国献身的历史英雄事迹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将历史英雄人物和事迹进行层层剖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中浓浓的家国情怀,而历史课堂就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我们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融入大量的爱国教育素材,将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真实且客观地表述出来,通过历史故事讲解,让初中学生对家国情怀拥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

(三)、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中华上下五千年,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素养,而这些品质,在历史英雄人物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不仅能深入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还能在学习中领悟英雄品质。在当时烽鼓不息、衣不蔽体的艰苦时代,各位英雄烈士仍然能够为家国情怀牺牲个人利益,并且在国家通往繁荣道路中坚持不懈,砥砺前行的意志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还有他们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优秀品质。所以说,这些伟大的英雄精神都是当代初中学生必须要学习和践行的品质。

二、增强初中历史课堂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

在学生接受教育时,教师是学生学习效果最大的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该班课程的学习水平。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时,应该着重要求教师对该项任务的重视和理解程度,只有教师在该方面有了足够的理解,才能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教师上岗前进行集中培训,让教师掌握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让教师正确了解该类教学任务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改变的内容,改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在教师进行该类教学任务备课时应该集体交流,集思广益,通过各位教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独特理解来制备一个完备的教学体系。

(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事迹

在教师通过历史课程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时,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学学习历史事迹,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口头表述,该类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对英雄事迹进行错误的认识。教授学生使用正确的观念对英雄事迹进行正确的学习是历史课程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要求。因为大多数历史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都表现在壮烈牺牲和无限奉献中,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限制,可能会对英雄事迹的侧面内容进行误解,错误的认为家国情怀就是为国献身,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理论疏导,着重表现英雄事迹突出的家国情怀,尽量掩盖该类事迹侧面影响,将英雄事迹的主要品质着重表现,让学生在了解英雄事迹的同时正确学习其高尚品质。

(三)构建教学情景,强化学生体验

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科技逐渐融入到各大领域,初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或者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普及。因为历史事迹和家国情怀并不像理论内容那样乏味,通过视频、图像等形式向学生更形象地展示,让学生通过视频提高自己的家国情怀。其次,我们可以构建教学情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故事重演,通过扮演英雄主角色来更加深层的领悟该事迹的情感。例如在进行《甲午海战》的情景模拟中,让学生扮演邓世昌撞向吉野号的情景,将其慷慨赴死的决心表现出来。此类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内容,还能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更深的认识。但是针对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教师水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加强情景教育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富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学周刊,2021(31):139-140.

[2]路炳玲.指向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和思考[J].新课程导学,2021(27):58-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