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有效结合

李来林
  
教育科研文摘
2022年7期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沙河站镇何村小学 271508

摘要:近些年,伴随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也一直处在修订和完善进程中,现如今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通过课堂传授让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意识,在兴趣引导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计算作为小学生需要面对的首个数学难题,教师应认真研究更有效和有趣的教学方式,积极探求算法和算理新型的结合方法,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算法结合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计算作为基础教学内容,保证计算教学质量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全面展现出来。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认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当中突出算理算法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学会更为高效、准确的计算方法并深度理解、吸收之,并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令学生的计算水平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学生日后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奠基铺路。由此可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有效结合策略做出分析与阐述,很有必要。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结合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促使教育在我国社会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不断提升。尤其在算术方面,教师也在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在计算方面往往由于对于算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单纯依靠算法完全无法应对种类繁多且难度不一的数学题目。因此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是现阶段对于计算学习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基于实际情况分析,算理和算法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别,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而算法是通过后天人为加工的操作方式,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是基础性的理论依据,算理是算法能够正常实施的思维保障,而算法作为实际运用的手法,是专家对算理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判断之后总结得到的,算法能够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快速得到正确答案[1]。算法和算理都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内容,相互提升相互制约,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算理知识框架,并以算理为源头引入算法的概念,在练习中加强学生对两者的熟悉程度和掌握度,将计算过程内化为自身能力,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遇到计算方面的问题能够自如应对。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有效结合策略

(一)探索算法与算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思路

基于实际情况分析,算法的出现是将一定的数学道理作为基础的,为此,每一个新的学习内容的展开都要找到算法与算理之间的联系,教师在传授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内容来建立算法与算理之间的过渡,可以采取某一个带有现实性质例题,以现实生活的要素帮助学生理解运算产生的原因,尽量避免强制性要求学生单纯背诵和机械化地套用老师的思路,从而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的部分,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然会按照传统将简便方法分成多种类型,如位移法、结合法、分配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多种实施途径,如增减括号、提公因等。学生在面对大量的简便计算的题目时,只是若记住了各种方法形式来进行套用,不曾探索过简便方法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无法真正理解探索简便方法的价值所在。教师只有找到最合适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在熟练运用方法的同时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和原因,才能在出现超出范围的新题型时,使学生拥有分析题目的逻辑思维来应对新的挑战。

(二)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较好融合算法与算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化进步,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开辟全新的路径。但倘若教师故步自封,对新思想、新工具视而不见,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再加上数学学习本身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只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们融合算理与算法的知识。为此,教师首先应当革新思想,与时俱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操作,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尽可能地与学生平时生活相贴近,这样才能提起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致,从而活跃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慢慢地喜欢上学习数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2]。例如,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向学生讲授“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则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化情境,给学生营造出真实化的学习场景,然后,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和小明,再将所花费的钱数展示给其他同学,然后进行直观比较,以便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深度思考其中蕴含的算理。这样的情境教学还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使学生们对教学过程印象更加深刻。

(三)优化教学评价环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价属于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环节,也是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具体和有效的评价总结,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找寻学生的不足,还具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复习知识的效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还有助于为学生指明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的方向,所以要想保障算法和算理的有效结合和应用,教师要从教学评价方面下功夫,尽可能帮助学生既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能理解计算的道理。为此,在开展数学计算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评价的方向设定为激励和引导学生掌握算理与算法,这样则可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学生能认识到算法和算理的重要性,并在后期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结语:

总而言之,算法和算理的结合不但是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教育算理算法结合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最终切实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艳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06):7-9.

[2]袁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有效融合策略[J].读写算,2022(02):100-1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