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李佳
  
教育科研文摘
2022年11期
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621000

摘 要: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改革,“双减”政策应运而生。论文以“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教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所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小学语文课中如何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有关课题展开调查,从而提出有效的策略。期望能够给“双减”措施下小学语文课形成有效课堂教学带来必要的参考与帮助,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素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引言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双减”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和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在新的政策指导下要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学习激情,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1“双减”政策概述

相关部门于2021年7月24日提出“双减”政策,秉持减量不减质的原则。第一,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少作业量与课后作业的时长;第二,要减轻学生在校外培训的负担。针对现阶段部分学校存在作业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差且占用学生休闲娱乐时间的现象。校内提前放学本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但校外教育机构泛滥,家长互相竞争孩子的成绩,引起校内减压,却校外大肆补课的失控局面。

小学阶段是学生扎实基础的时期,为今后的初高中学习做铺垫。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内容单一、课堂枯燥乏味。乡村小学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知识点多半靠死记硬背,缺少灵活的理解。语文科目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深化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

2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师更加用心地备课、上课,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感觉收效甚微。这种结果的出现是教师思想认识转变的不彻底和教学手段改革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双减”政策究竟减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减。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中体会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解决的对策。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实现“减负增效”“优质轻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3“双减”形势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3.1坚持差异化原则,精心设计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的实践活动类型可谓是多种多样,如可以围绕古诗词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也可以围绕民俗节日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活动设置得不可过偏、难、怪,否则的话,部分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会觉得活动实施难度大,参与积极性低,要丰富活动的层次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之中,一展所长。在端午节开展“探访端午节前世今生”主题活动时,可以尝试将班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探究能力一般,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就只要求他们说出端午节的由来;第二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具备一定探究能力,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则要求他们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之上,说一说端午节主要有哪些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开展的原因等等;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好,具有较强探究能力,活动实施期间则不仅要求他们完成第一、二层次学生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对活动适当延伸,比如说要求学生们为赛龙舟或者是包粽子这一类民俗活动写一段推荐词,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民俗活动,拓宽活动影响力。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坚持差异化原则可以求同存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3.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一个批评或是表扬,都会影响学生们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品和自身个性,主动创造轻松、和谐、民主、公正的课堂气氛,利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方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和举止,这样才能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和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表扬和正确的批评启发教育学生,使学生们感受学到东西的喜悦,如此就可以使其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从而减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障碍,在宽松快乐的课堂环境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

3.3坚持六大解放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把学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点亮学生创作的火花,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开口读,用手记,用心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言的空间,解放学生的嘴巴和双手。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和自由讨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语文学习不能被拘束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到社会上走走看看,增长见闻。只有有了亲身实践才能有更深的学习思维,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结语

教师要秉持素质教育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要结合课上教学与课下作业,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思考分析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何琼艳.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王露.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7.

杨红莉.浅谈小学语文如何推进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赵小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背诵效率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

孙小梅.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