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龚松兵
  
基教中学版
2021年4期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江苏 226600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学科进行概念厘定,然后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阐明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改革措施,旨在推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改革措施

引言:

高中语文学科作为高中九大学科之一,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近年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了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的消极现象,违背“立德树人”的教学总原则,不利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高中语文学科的定义

高中语文学科在狭义上指以汉语语言、文字和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科,在广义上指包括一切汉语语言文化在内的学科。相对应地,在目的上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旨在对标语文学科高考,后者旨在树立学生宏观的人文素养。

二、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的原因

1.功利主义观念影响深远

近年来,“教育焦虑”现象导致了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持功利主义观念的师生普遍认为,高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但是与大多数可以通过日常练习快速提高成绩的学科不同,高中语文学科有其固然存在的积累性,难以满足师生对于功利主义教育的需求。诚然,必须承认高考在高中各学科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过度地从功利主义角度分析高中语文学科违背了教育的目的,只会造成高中语文学科的边缘化。

2.教材编排体系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语文学科教材为例,其必修部分共五册、选修部分多达十余册,所选课文浩如烟海,在高考为主的事实基础之上,难以按照教材编排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苏教版教材截取部分名著的经典片段作为课文,尽管有助于经典名著的推广,但是忽视了经典名著的结构复杂性与整体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名著内涵。综合上述两点,现行教材编排体系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极易导致高中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造成高中语文学科的边缘化。

3.信息时代下语文学科遭受冲击

近年来,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为社会带来既便捷又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严重冲击了高中语文学科。以《红楼梦》为例,现存各版本字数在70余万字至百万字不等。对于学生而言,阅读付出的时间成本远大于浏览短视频,面对高中繁杂的课程安排,学生自然倾向于获取碎片化信息。如此巨大的对比差异之下,显示出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的客观环境因素。

三、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的改革措施

1.合理对待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提倡高中语文学科向人文素养方向倾斜,并不是否定用考试的形式来评定语文学科,而是需要合理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新高考改革中出现了情景化命题的新举措,旨在通过将课堂上的语言文字应用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避免教育与考试的冲突。与此类似地,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尝试,将教育与考试相结合。例如,可以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课堂上,融入考试时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本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个人感受,甚至可以将上述内容作为自拟题目,考验学生的命题能力,这些措施都可以将考试融入语文教学,做到既不影响考试,又可以兼顾人文素养的提升。

2.转换教学活动主体

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一般以老师为主体,带动课堂的客体——学生进行学习。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虽然简单有效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背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只会加剧高中语文学科的边缘化。因此,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尝试转换教学活动的主体,采用师生角色翻转的课堂组织形式。例如,在进行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现代诗歌版块教学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朗读后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再由老师进行评点;甚至可以由学生讲课,而老师听课,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3.合理利用信息时代的资源优势

虽然信息时代短平快的信息传播严重冲击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但其同时也为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首先,可以借助以抖音、哔哩哔哩为代表的视频类新媒体,通过拍摄课文短剧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文言文名篇的记忆;其次,可以借助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代表的图文类新媒体,通过图文搭配训练学生语言文字实际应用的能力,并且可以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情景化命题趋势。但是,对新媒体的利用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不能任由其冲击正常的高中语文学科教学。

4.全面构建宏观的语文学科格局

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中语文学科的定位是语言文字应用的掌握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着重统筹规划二者的关系,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构建宏观的语文学科格局。对于前者,除了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的课文与名作以外,还应当向外延伸至报纸、杂志等语言文字应用性较强的课外书面材料;对于后者,应当涵盖影视和戏剧文学、歌词等特殊的文学形式,将语言文字的应用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协调统一,既学习剧本、歌词等文学常识,又领会剧作、歌曲传达的人生价值观念。换言之,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含着语文学科知识,应当将语文学科的内容扩展至这些特殊形式的语文知识,通过调动学生的猎奇心理,重新构建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学科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受到功利主义观念、教材编排缺陷、信息时代冲击等因素影响,高中语文学科呈现边缘化趋势。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转换教学主体、利用信息优势、构建宏观格局等改革措施,旨在通过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积极性,来减缓高中语文学科的边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凌云.高中语文新诗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导师:周锦国.大理大学,2020.

[2]朱英武.探析高中语文“边缘化”的原因和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0,(05):17.

[3]李玉珠.浅论高中语文学科边缘化现象[J].汉字文化,2018,(14):67-68.

[4]张华永.如何解决新诗教学的“边缘化”问题[J].中学语文,2017,(06):98-9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