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毛显丰
  
基教中学版
2022年32期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 414000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感受信息技术知识的魅力和乐趣,提升学生的合作热情,确保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随着社会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增加,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更加容易和快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素材非常丰富,内容也相当有趣,应用和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改善、消除学生学习文化基础学科所造成的学习上的困惑和压力,有效帮助学生调节身心。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教授知识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知识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进行良好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对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和帮助内容进行加强,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变成学生学习体验,满足学习需求的地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素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思维得到放松,从而更加灵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教师在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案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体差异,对各个小组的人员进行科学选择,确保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都能够得到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观察学生并进行分层

第一堂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问答、课堂测试、调查问卷等方法掌握高中新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程度,并观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根据学生对该学科的相关状况将学生进行划分和分层。

层次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顺利完成,并且有能力提供其他同学以帮助,具有扎实、良好的基本技能能力和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层次为中等的同学各技能掌握情况中等偏上,和优秀学生技能知识掌握程度差别不大,但扎实程度不足,并且没有过多的热情去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后进层次同学没有太多的积极性和热情去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各技能水平对比优秀学生具有显著差异,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分层过程中需要明确分层并不是对其进行优劣意义上的划分,这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种分层的意义在于便于教师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教师分层应避免学生知道,防止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另外,学生在学习期间容易转换到不同的层次,学生进步之后,可能会向上进一层,学生如果没有好好学习,就会落到下一层,学习是动态式的,这是学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二)明确小组角色分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角色分配,进行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通常情况下,教师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到6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分组时,教师可按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合理安排小组人员,同时根据学生的优势、特长进行合理分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担任组内重要角色。小组角色分配还可通过组员推荐或自荐形式进行选择,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定期轮岗,让每个学生获得实际锻炼的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

如,在讲授“我们身边的数据”一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认识与理解什么是数据信息。小组长负责管理与分配具体任务,组员负责收集从古至今数据的载体、数据的传播方式、数据获取工具的变化等资料,学生各司其职,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合作

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由于高中课程较多,学生学业压力大,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有限,教师如果想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到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操作,就要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和合作性。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更注重实际操作,讲究活学活用,所以教师每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可以针对性地布置实际操作的相关任务,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独立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开放性课程,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互相讨论得出答案的过程,既是探究的过程,又是互帮互助的过程。学生为了正确操作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学会拆解操作步骤,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得出结论后,能在第一时间实践操作检验。

(四)建立并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仅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不够,基于此,还应该对评价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模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期间,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关注,还要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成果。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情感变化也需要老师的关注,这样做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进行提升,使学生真心实意感受到合作学习模式的魅力,提升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提问的问题比较封闭,学生就会主动对答案进行寻找,不会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获得正确答案。如果教师提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就会主动和同学进行讨论。高中教师需要提问学生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并且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和综合信息技术能力。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意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作用十分显著,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云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实效[J].山西教育(教学),2021(9).

[2]李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