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医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辛习光
  
电脑校园
2022年5期
山东潍坊市安丘市中医院 山东潍坊 262100

摘要:目的:时代的推进,促进了我国医疗行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特别在诊疗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的主要运用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渗入和广泛运用,医学检验技术也逐渐呈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传统的检验技术进行了完美结合,提升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对开展治疗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医学检验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是主要操作对象,工作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身体病症获取患者有效临床数据,通过采集和测定标本,合理书写患者病情报告,对诊疗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次就针对医学检验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调查。方法:本次从科室筛选典型病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共确定106例,根据检验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此次主要运用常规检验和医学检验两种技术,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对患者临床诊断情况各项指标等进行评估。结果:诊断是给患者实施治疗前的重要工作,如果诊断不准确,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对治疗结局有着直接的关系,此次针对患者进行临床检验,观察组患者检查强阳性、阳性病例明显比例较多,对照组检出阴性病例居多,对比两组观察组患者检查病症患者明显占比较多,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想要保证临床准确率、可靠性,运用医学检验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结局。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应用;效果

前言

不管是大型综合型医院,还是小型医院都对人才存储工作十分重视,在培养检验人员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我国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医学检验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检验手段,由于人们患病类型越来越多,为了准确诊断病情,医学检验设备也在日益更新。作为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运用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诊断工作的有序开展,此次从科室筛选部分患者进行了研究,对患者实施医学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主要针对医学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鉴于此从科室选入部分患者进行了调查,共确实106例,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第一组男性患者40,其他为女性患者,年龄大于36岁,体重低于78kg。第二组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在45岁以内,体重不超过77kg,对患者年龄、工作类型、身体病症类型、治疗史等资料进行评估,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此次从科室选入的研究对象均进行临床检验,对照组实行常规诊断方案,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测和临床诊断特性判定患者临床病症类型。观察组运用医学检验技术。本次运用了DXH-800血液检测仪(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完成诊断操作,测定患者凝血功能数值运用H1204凝血分析仪。通过OLYMPUS SZ61光学显微镜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大小进行仔细观察,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放置在抗凝管内,采集末梢血样本期间,将首滴血擦拭后,第一时间将血液样本采集操作,以相关流程要求完成操作,并涂抹染色[1]。

在开展医学检验期间应该完成设备管理和风险评估各项工作。对于设备管理应加以力度。对目前的检验科室的设备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使用的医学检验设备类型较多,有些检验工作人员未完全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案,再加上一些不安全因素较多,检验结果缺乏精确性,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操作不当造成设备出现损坏现象,使得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检验科室管理期间,因为没有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操作流程不重视,设备使用不规范,影响医疗设备使用寿命,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到医学检验结果。医学检验主要和病毒、微生物等相关,检验工作人员如果缺乏保护意识,相关制度的不足,操作不正确,会危及检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有些检验内容具有传染性,和病原体接触后较易发生感染风险,影响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检验科室管理缺乏规范化,忽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造成各种隐患事件的发生。一般检验科室防护有乙肝病毒等阳性标本保护对策,乙肝病毒血清等有效预防感染措施。检验工作人员由于未掌握有效的保护措施就直接开展检验行为,和病原体进行直接接触,操作不合理,增加了感染发生率。有些检验科室未重视管理工作,检验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自身保护工作不关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检验工作极易发生感染事件。另外,在开展药学检验期间,应该落实好风险评估工作,对于检验科室的管理方案,应该严格监督和管控,如果出现问题需第一时间解决处理,避免风险事件的形成好和进展,检验工作人员应开展危险识别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感染病原体,在检验过程中加强管理力度,避免病毒大范围的传播。对于风险评估需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应该落实好传播样本稳定性检验工作,防治病原体传播或感染;对传播的各项途径和方式应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医学检验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应进行风险评估,在落实有关工作期间,应及时找出不足并进行处理,提升检验科室检验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2]。

总之,医学检验技术质量如何对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定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更关系到治疗结局和预后效果。只有加强医学检验技术,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诊疗服务,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恢复。尤其是检验工作人员在采集标本、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期间,应该注重和医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提升检验质量和准确性,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继瑜,亓涛,王前,郑磊,周芳,胡小佳.医学检验专业虚拟临床教学实验室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1(12):101-113.

[2]赵莉平,权志博,周雪宁,王丽,丁延平.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1(28):112-115.

[3]伊正君,付玉荣,李猛,裴景亮.医学检验临床实习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02(06):85-125.

[4]张 雪,曲丹丹,王树清,李 丽.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及解决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6):213-214.

[5]吴艳艳.浅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21(2):27-28,44.

作者简介:

辛习光,出生年月198810,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学历本科,职称 要进检验中级,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