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奥尔夫乐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黄桢云 杨涛
  
电脑校园
2022年4期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415000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80年代廖乃雄教授从联邦德国引进的,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奥尔夫教学法中最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奥尔夫乐器。把奥尔夫打击乐器引入到小学的音乐教室中,能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奥尔夫;小学课堂;教学

初级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对各种乐器有一定的认识,熟悉各种乐器的功能。在学校的音乐课上,教师们会使用打击乐器作伴奏,通过对乐曲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乐曲兴趣,并掌握乐曲的旋律、强弱、节奏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乐曲的热情与柔美,并在优美的音乐中放松身心。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奥尔夫最初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根基的,其核心思想是“原始本质”。从原理上讲,是人类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和技巧,而音乐教学则是以人为本。从人性的本质出发,音乐是人类表达感情、交流感情的工具,每个人都应该具有音乐的天赋,都有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能力。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是一种最贴近自然的音乐形式,它包括语言、舞蹈等。这种音乐形式强调了人的参与,即在这种音乐模式下,参与者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中去。

二、我国"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奥尔夫敲击乐器在小学校声乐课堂中的使用的研究文章也不少,包括丁丽丽的《小学校声乐课堂中击打乐器的使用》,刘娟的《巧用击打乐器创造彩色课堂教学——浅谈击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使用》《创造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探讨击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使用》,吴宇英的《浅谈怎样利用敲击钢琴乐器开展小学校声乐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利用了奥尔夫音乐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利用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模式方面的文献居多,然而,对于奥尔夫音乐理论在学校音乐课程中的广泛使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却鲜有人提出。奥尔夫乐器是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上被引入国内的。现在,很多中学和小学都或多或少地装备着奥尔夫乐器。奥尔夫打击乐器中,没有固定的音调,因为价格便宜,而且很容易买到,最常用的就是三角、碰铃、木鱼、双响筒、沙锤等。

三、奥尔夫式打击乐器在小学课堂运用的现状与意义

目前,奥尔夫敲击乐器在学校音乐课程上的使用还面临几个问题。

首先由于中国传统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目前奥尔夫式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室中的使用仍然不太理想,老师们往往会通过讲授、带唱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奥尔夫的打击乐器产生消极的影响。

其次,由于缺乏师资,导致了奥尔夫打击乐器的使用受到限制。目前在国内外很多的学校或音乐教室里都有奥尔夫敲打音乐课程,目的就是训练学员的乐器素质,不过因为教师们对奥尔夫的打击乐器认识并不全面,对奥尔夫敲打音乐的掌握也不深刻,导致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走过场,很难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作和创作。

最后,由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奥尔夫敲打音乐的教育力量比有限,且课堂时间也比较少,因此学生们除了在音乐教室里接触奥尔夫的敲打音乐之外,并没有机会在课外生活里接触奥尔夫的敲打音乐,而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们对奥尔夫敲打音乐的认识与掌握,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的音乐自主性和整体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奥尔夫打击乐倡导在教学中以"体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性。通过与奥尔夫敲击音乐的直接接触与训练,能够加强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相对于传统的学校音乐课堂,通过使用奥尔夫式敲击音乐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教学意识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习惯和素养,使枯燥、抽象的音乐理论与知识化为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学校音乐课堂中学生被动接触音乐理论知识与技巧的现状,来活跃音乐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教学习惯和素养,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综合音乐素质,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

结语: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思维与活动都和艺术有关,音乐教育也在飞速的成长与提高,我们每一个音乐老师都应该与时俱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的音乐教育经验,将他们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即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创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在国小音乐教学中,各种特定的运用方法都是创意型的,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上出发,学生本身也拥有了创新和探索的能力,而创意式的学习又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在我们课堂的每位教师都需要更多掌握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内容,将之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音乐授课也要做到具体、生动活泼,通过运用各种旋律与动作,使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受到鼓舞,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这样使我们的器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好,使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好、更积极。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的艺术课程,是既有大我与小我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有个人的艺术价值,而这种活灵活现的音乐教学方式又蕴藏着音乐艺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它对提高个体的艺术知识、对社会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向宁.奥尔夫乐器初探[D].中国音乐学院.2010.

[2]刘继东.论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乐器的运用[J].2017.10.艺术评鉴.93-94.

[3]刘杜芳.课程视野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6.

[4]张玉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北方音乐,2016,36(23):66-67.

[5]汤静.体验参与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记奥尔夫教学法对我的音乐课堂的改变[J].北方音乐,2017,37(18):216.

作者介绍:

黄桢云(2000-),女,瑶族,湖南常德,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大四在读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邮编415000

通讯作者:杨涛(1988-),女,汉族,湖南常德,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音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