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吴新浓
  
电脑校园
2022年10期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崧岭中学

摘要:互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与同伴、教师进行有效交流,从而抓住数学问题本质,及时内化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课堂的重难点知识。但是为强化互动式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明确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目标,保障数学课堂设计中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交流的合理性,给予学生丰富的互动体验。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需要提升自身教学素质,转变教学方法,采取互动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设计。互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课堂以互动为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符合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解,学生在课堂被动地听讲,这种“一言堂”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极低。而通过开展互动教学,一改旧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将传统的教师做主角转变为师生同台“唱戏”,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新鲜感。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少、交流少,使得学生各项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而积极地开展互动交流,可以让学生在其中研究和讨论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也有利于学生表达交流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最终的结果以及最终的成绩,对于教学过程不太重视,教学过程中采取简单的知识灌输模式,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大多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时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在下边被动地听,不能带动学生思考起来,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能力不能得到锻炼,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在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困难,解题思路就会受限,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少教师虽然注重互动教学,但是对于互动教学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并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和优化。互动问题过于浅显简单或者晦涩难懂,都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无法发挥互动问题的切实作用,难以促进良好的小学数学互动课的形成。

三、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改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动探究

教师可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共同探究数学问题。借此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具有合作探究意识,改善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另外,数学科目涉及的数学知识过于抽象,且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逻辑性较强。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还应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锻炼自身数学思维。对此,教师应通过头脑风暴、问题情境、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互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条件,使其自觉运用自身实践能力感知数学问题,与同伴讨论分享数学知识经验、数学原理中的基本规律,高效率地内化数学知识。以《分数乘法》这节课为例,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出示算式21×5和5×21,请学生分析这两个算式的答案是否相等,学生肯定结论后,教师用等号连接算式21×5=5×21,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知识——乘法交换律。然后请学生思考,若将a×b×c=a(b×c)中的字母换为分数,这个数学定律是否依然成立。教师可组织学生与同桌合作,相互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即,将公式中的字母换成分数,计算该算式的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过程中会与同伴进行良好互动,并在交流反馈中体验数学问题探究乐趣,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构建的主人,体现互动式数学课堂的应用价值。

(二)健全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小学数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应该是全面的、多元化的,不应只以书面考试结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在考核与提问之间把握尺度,运用正面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可以在互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此外,还可增加教学效果反馈的互动环节,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找到互动课中的不足之点,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有效提升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一课时,需要学生学习“有限小数:小数点后的小数个数有限”“无限小数:经计算化为小数后,小数部分无穷尽,不能整除的数”“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一节数字的十进制无限小数”“纯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即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小数”“混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即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等知识点,并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可以在解题时灵活运用。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对于发现规律的学生及时进行正面评价。同时,教师可组织找“小数规律”的比赛,并提供一些小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深入地掌握“小数的特点”,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对互动教学有一个清晰和精准的认识,同时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积极地全面地探索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应用规律,有效地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让每个学生在互动教学中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继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活泼,为每一个学生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益地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进修.浅谈导学互动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第二课堂(D),2020(06):53-54.

[2]顾晓萍.高效师生互动构建小学数学学习有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0(17):191-192.

[3]翟国艳.智慧教室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6):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