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幼儿园“保教并重”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提出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保教并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遵循保教合一原则更为重要。但部分幼儿园仍忽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存在“重教轻保”的思想。经分析与思考,就当前幼儿园保教合一工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对策
幼儿园为什么要保教结合?如何正确认识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师和保育员相互协调的工作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如何落实保教结合?幼儿园为什么有保教结合的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要求之下,幼儿园教育必须要遵守保育以及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幼儿时期就要开始关注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园保育工作一定要做到“保”和“教”平衡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将保与教在观念上真正融合且落到实处,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当前幼儿园保育保健工作的现状
(一)教师与保育员分岗过于明确
2013年前,大部分幼儿园班级配备是两教,即两位教师轮教轮保。2013年《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提出“两教一保”制度,两教即一个主班一个配班,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保即保育员,主要负责孩子一日生活和协助教学工作。如今的“两教一保”的人事配制反倒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就是班级教师和保育员之间分岗过于明确,教师基本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教学而无其他,而所有的卫生保健都应是保育员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忽视对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需求。教师与保育员的分岗太过明确,从而导致“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准则难以有效落实。
(二)“保教并重”未落到实处
我国的学前教育模式,是“保中有教、保教结合”期核心就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发展幼儿的智力,体力及综合品质,两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大部分幼儿园对教学研究讨论已构成常规化,制度化、幼儿园及各级幼教业务治理部门也采取多种方式定期进展公开教学活动研究,而对保育保健工作却不够注重,非常少甚至没有专门针对保育工作的公开和示范研究,不注重保育员的队伍素养建立。虽然也有提到“保教并重”,但真正落实力度小,且“保教并重”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并未得到全面落实,要提高幼儿园保育质量,改变现状,真正落实保教并重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解决的措施与想法
(一)保教并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幼儿园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神态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幼儿园中,保育工作主要是针对3--6岁学前儿童,对于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而言,不管是在认知能力上还是在理解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保育工作则能很好的填补幼儿的心理空缺,在保育员和老师的呵护之下,幼儿对班级教师和保育员信任感、亲近感徒增,教师各项工作开展变得更能得心应手,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变得有章可循。
三、提高幼儿保育工作的对策
(一)制定规范的保育工作制度
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工作中都需要有规范的制度作为行为以及工作践行,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同样如此,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保育员主要工作职责以及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以此来保证保育员在工作中可以将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幼儿园需要认识到工作规范的长远意义,因为保育员岗位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可以在新员工入职时快速帮助他们熟悉工作岗位,减少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
(二)确保在实践工作中真正做到保教并重
幼儿园管理层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保”和“教”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同等作用,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保”更加侧重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方面,而“教”更加侧重于幼儿的学习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保教并重,保育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幼儿园,幼儿的活动时间比学习时间要长,在每日的游戏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蕴涵着不同的教育意义,保育员应该抓住每一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幼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2)《纲要》要求,我们对幼儿的施行应该是全面的保育,在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所以,认知保育和教育是互相渗透的,不可割裂的、不可倾斜的统一体,也是保教并重全面实施的关键。
(三)加强培训,提高保育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就如前面所说,很多人都认为保育员的工作地位比较低,其实连很多保育员自身都这么觉得,所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幼儿园管理者要经常进行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分析保育工作的重要性,让保育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 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开展保育员教研活动,并鼓励保育员积极参加,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疑惑不足进行探讨和反馈,从中吸取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转变陈旧的思想。同时,幼儿园也应该组织保育员去读教师道德行为规范按法律法规,把保育员当作教师来看待,提高保育员的道德素养。
(四)提高保育员薪酬,增强保育员荣誉感
提高保育员薪酬,制定并严格执行保育员奖惩制度,引导保育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奖惩分明,做到有奖有罚,优胜劣汰。
总的来说,保育员对于幼儿园工作的开展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幼儿园管理层以及保育员本身都需要认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才能在幼儿的教育和发展中提供更多的帮助,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建设高素质保育员队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幼儿园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去摸索,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培养更新,才能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保育队伍。
参考文献:
[1]陈方方.浅谈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与创新实践[J].好家长,2020(95):55.
[2]陈华玲.新时期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新智慧,2021(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