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成果导向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建构与实施研究

——以《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

薛文军 糜春香
  
电脑校园
2023年9期
1.仪征技师学院 2.仪征市实验中学 江苏 扬州 211400

摘要:本文对我院现行模具制造专业课程评价标准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从定义学习成果、设计课程、课程授课、成果检测、决定进阶等5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课程评价标准,通过对19中德诺浩班级的学习测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成果导向;模具制造专业;课程评价标准

一、现行模具制造专业课程评价标准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1.模具专业课程评价现状

根据仪征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德诺浩班)实施性教学计划进程表,《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本学习领域共有8个任务,88课时,内容包括冲压零件三维建模、冲压模具条料设计、创建模架及凸凹模、辅助零件及标准件的设计、模具验证及工程图、脱料板编程、凹模编程、模架结构件编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无期中考核部分。平时成绩包含出勤率、作业完成度(课前、课中、课后)、课堂表现力、6S考核等。

2.存在的问题

⑴重技能操作、轻理论知识

《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作为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中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主要采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学习领域布置学习任务,高度重视任务的完成度,忽略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续自主学习困难较大。

⑵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评价

《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任务多,跨度时间长,每次作业无法及时上交,完成后也会出现重复现象。课前课中课后任务老师未及时评分,过程性评价标准不够清晰,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

⑶重视主观评价、轻客观评价

考评方式比较单一,平时30%,70%主要为领域学习任务上交情况,教师主要根据任务评分表对照考核,未注重学生组间互评、自我评价等客观评价,学生成绩区分度不明显,教学效果无法真实体现。

二、基于成果导向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标准的建构

1.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其理念是所有学生都能成功,与学习路径密切关联,重点关注是否取得学习成果及成果内容,教学和评价都应该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

2.基于成果导向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标准的建构

⑴定义学习成果

《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生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兴趣爱好,通过教、学、动手设计与制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冲压模具设计流程,熟练使用软件建模、设计、验证及相关部件的编程与加工,能够独立完成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操作,同时培养学生严格执行标准作业流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

⑵设计课程

每个任务都以任务描述、任务单、任务信息、任务实施和课堂总结等形式组织材料,时学生轻松掌握冲压零件三维建模方法、模具设计以及工件的验收和编程加工的方法。

⑶课程授课

对照课程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借助云班课辅助教学。教师课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收集相关材料供学生课前预习并完成投票问卷等,课中通过签到、头脑风暴、轻直播/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通过测试检测学习成果。

⑷成果检测

①评价主体多元化

对照标准,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间互评、企业行业专家共同评价的方式。

②评价内容多维化

课程考核包括四个方面:1.任务考核(50%)2.平台考核(10%)3.期末考核(30%)4.增值考核(10%)。其中任务考核包含工作过程考核50%和职业能力考核50%,工作过程考核包含收集信息20%、制定计划20%、做出决策20%、实施计划20%、检查控制20%。职业能力考核包含安全操作20%、收集信息20%、口头表达20%、责任心20%、团队意识20%。平台考核考核由云班课平台汇总,主要包括签到20%、课堂表现20%、资源学习20%、作业完整情况20%、理论考核20%。期末考核主要包含冲压零件三维建模20%、条料设计20%、模架及凸凹模创建20%、辅助零件及标准件设计20%、模具验证及工程图绘制20%。增值考核包含素质增长50%、知识增长20%、技能增30%长三个部分。

③评价方法多样化

借助云班课、爱课程、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超星等平台,开展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分析,强化过程性评价

⑸决定进阶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任务。学期末我们安排了汽车安全带卡扣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考核作业,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能够较好完成工艺分析、冲裁方案的确定、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工艺参数计算、刃口尺寸计算、主要零部件设计、压力机的选用、模具结构图的绘制整个过程。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实施成效

通过在19级中德诺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班的实践,总评成绩较好,学生学习成果明确,能够借助云班课

积极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能够自主评价、组间互评,较好的完成各项评价内容所对应的任务,素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

课题:基于成果导向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建构与实施研究(仪征技师学院2022-2023年度教育教学科研校本立项课题,仪技学〔2022〕5号)

参考文献:

[1]田甜,余靖华.基于蓝墨云班课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评价的应用浅析[J].模具工业,2020,46(02):80-84.DOI:10.16787/j. cnki.1001-2168.dmi.2020.02.019.

[2]吕丕华.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