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黄桢颖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1年29期

摘要:教学改革环境下,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观念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微课教学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微课以视频作为讲授科学知识的载体,通过精简的视频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对微课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来辅助课堂科学教学。微课的运用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并加快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课堂、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科学微课化,就是倡导结合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进行优化布局,确保形成关联性强的微课体系,以辅助实际的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小学科学教育步人高质量的状态。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所研发的全新课堂教学方式,微课教学则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微课教学视频主要以小学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作为主导内容,并以电子视频、音像等方式呈现于学生眼前。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微课教学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与特征,主要体现在方式多元化,教学针对性,可反复查阅,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通过视频、音乐、动画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热情等方面,从而促使学生对科学课程知识内容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当中应用微课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而言有着诸多裨益。

二、微课对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的严谨性,使得课堂氛围较为严肃,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科学思维还没有很好的养成,理解能力也较差,而严谨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运用微课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微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辅助课堂教学,保证微课的趣味性,积极的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产生兴趣,进而引发探索的想法。运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对即将讲授的科学知识进行提前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对科学知识的记忆。

三、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一)设定课程管理系统,进入微课问题学习情境

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实现对应课程管理系统的构建,由此生成对应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格局,这样可以使微课问题的引导效能得以更好地发展,由此创设出来的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环境会更加优质。也就是说,在实现小学科学微课化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将这样的课程管理系统运用其中。

我们可以以“洗衣服的学问”为例,本次课程内容有着很强的生活气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这样的章节学习中,小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实际的教育教学步骤为使用MOODLE平台的PBL网络学习模式,课前,教师进人课程管理平台,发布对应的微课资源,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衣服的污渍问题,学生会从这个问题入手来思考。在专题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洗衣服与洗涤用品之间存在关联,与洗涤方法之间存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依照学生兴趣建立对应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以现实调查和互联网查找资料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此环节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调研报告、查找的资料上传到平台,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计划,在此基础,上对实际的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去控制变量,去进行对应数据信息的获取,由此验证结论,并且将最终的结论反馈到平台上。教师会在平台上对整个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进行比较,然后解决课堂上遇到的各种疑问,这样学生就可以体验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继而能够对科学学科保持更加持久的兴趣。由此可见,这样的课程管理系统可以成为微课融人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巧用电子书包,发挥混合教学的效能

现在很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引人了电子书包,这使学科教育信息化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现小学科学微课课程体系构建的良好契机。因此,在将微课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的时候,还可以积极发挥电子书包的效能,确保与微课教学模式产生更大的效能。

比如,小学科学“电磁铁"知识中,实际内容比较多,有电磁现象的章节,有认识电磁铁构造的章节,有制作电磁铁的章节,还有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的章节。电子书包与微课教学模式的融合方案如下:首先,投影展现电磁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人到课堂探究状态,鼓励学生在电子书包中浏览对应电磁铁的微课内容,掌握其制作技巧和组装原理,接着运用平板拍摄电磁铁制作过程的图片,开展对应的磁力大小的探究实验,展现实验结果。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呈现出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线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方向,可以是线圈松紧方面,可以是线圈方向方面,可以是线圈数量方面,可以是电池数量方面。学生依照小组的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和自主探究,并且将实际探究过程上传到平台,教师可以借助研讨区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归结。从上述交互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使用微课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自主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营造小学科学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由此确保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概念。微课可以突破传统小学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微课教学的实际作用,提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兰美玲,蔡坚勇,朱小钦,王语嫣,刘明娣,齐会玲.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122-124-129.

[2]孟海玲.小学科学课堂引入微课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64.

[3]闫长艳.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7):103-106.

[4]林悦云. 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课翻转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