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研究
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常常忽略串联教学内容的过渡语的设计,类似“课文读好了,接下来我们学习生字词……”这样的过渡语频繁出现,语言苍白,毫无新意,教学内容的转换生硬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课堂,这样的过渡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分散注意力,学生很难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最终可能导致整堂课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可以从“简语、趣语、巧语”三个方面入手,力求设计出“简明、有趣、巧妙”的过渡语,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关键词:语文;过渡语;设计;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发展语言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过渡语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辅助语言,它能够串联课堂上的教学环节,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低年级是语言启蒙的黄金阶段,过渡语作为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
1.串联课堂,提高效率。
高效率的课堂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简洁明确的过渡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就像一条“线”,串联起整个课堂,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自然流畅,课堂行云流水,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2.师生互动,促进交流。
生动有趣的过渡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会随之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思维能力也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
3.渗透语言,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应重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优美的过渡语让课堂充满艺术感,巧妙设计的过渡语让课堂自然流畅,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熏陶下能够培养出艺术的语感,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要求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可以从“简语、趣语、巧语”三个方面入手,力求设计出“简明、有趣、巧妙”的过渡语,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1.“简”语:简洁明确之语。
在低段语文课堂上,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或听不清楚,有时候一句话或一个问题会重复说。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没有突出重点,虽然说的多,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理解。有时候,因为教师没有考虑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的过渡语超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果学生不理解,思维跟不上,学习积极性降低,最终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过渡语时,要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简洁明确。首先,教师要“少说”,减少重复的语言和问题,过渡语言要简练干净,突出重点。其次,过渡语言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设计要浅显易懂,指向明确。
2.“趣”语:生动有趣之语。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课堂。课堂上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过渡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就可能大相径庭。可想而知,语言在课堂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巧”语:巧妙绝伦之语。
课堂过渡语串联各个教学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帮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中。这里的“巧”语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而是根据课文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学习新的内容。在教学人教部编版识字课《动物儿歌》时,结合文本主题,创设了“动物王国本领大比拼”这样的趣味情境,把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巧妙串联起来。
4.动物儿歌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动物儿歌》识字课内容
[案例]《动物儿歌》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2)初读儿歌,情境识字。
师:瞧!小动物们整齐地排好队等着裁判员来点名呢!赶紧大声地念念这些名字吧!(课件出示动物名单: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学生自由读词语。
师: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小裁判们,让我们给小动物们贴上名片吧!
学生给黑板上的小动物贴名片。
(3)结合文本,巩固识字。
师:比赛开始了,小动物们开始比本领啦!小裁判们,我们一起瞧瞧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吧!
学生再读儿歌,了解动物本领。
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动物王国的比赛也结束了,你认为谁的本领大?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一致认为小动物们都很努力,都有各自的本领,所以今天的获胜者是———引读全部的名字。让我们用掌声恭喜他们!
[分析]这堂课上,过渡语的设计非常巧妙,每一个环节都切合“动物王国本领大比拼”这个情境,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自然顺畅,首尾呼应。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读文识字中,在趣味情境中学习、思考和表达,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诉,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既是串联课堂教学环节的“线”,又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心设计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过渡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并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简明、有趣、巧妙的课堂过渡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35-136.
[3]宗海霞.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魅力[J].文学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