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体验吴韵文化,乐享美好童年
——记幼儿园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思与行
摘要: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吴文化;提升幼儿园吴文化教育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及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多元发展。遂本文将从:理清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宗旨理念;梳理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概述;浅析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进程;总结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收获思考等五方面浅析我园特色课程建设的思与行,有效助推幼儿体验吴韵文化,乐享美好童年。
关键词:园本特色课程;吴文化;师幼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理清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本质是以园为本,揭示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幼儿园吴文化教育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吴文化,它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有效途径。随着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园本特色课程建设也成为各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从多维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吴文化方面的发展。
二、明确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宗旨理念
我园地处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既承袭着博大精深的千年吴韵文化,又感受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园以继承和弘扬吴文化精神为己任,以苏州丰富的吴文化历史资源为经线,以五大领域及幼儿的年龄特点为纬线,编织丰富多元的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探索吴文化课程实施新思路和新策略,力求成为吴文化继承传播者,融合创新者。
三、梳理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园从1998年建园至今,已有10个与吴文化相关的研究课题,就文化理念探究、民间工艺融入、童谣素养积累、民俗文化渗透、特色课程建设、区域活动推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中8个已顺利结题,现具备一定吴文化研究底蕴。
近年来,我园也在已有办园宗旨、园训、园风、学风、教风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吴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进一步梳理了以下吴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理念:识儿童本色:从幼儿视角,品吴地文化的隽美乐趣;润吴韵底色:从教师视角,读吴地文化的教育之意;扬新城特色:从课程视角,融吴地文化于快乐游戏。
三、浅析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目标:
集合全园之力,基于实践思考,从:优化理念,挖掘价值;开发资源,实践活动;探索路径,明确策略;促进发展,提升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总目标的梳理。随后聚焦吴文化活动,基于幼儿经验需求,再从:主题课程,区域游戏,民间艺术,童谣曲艺,民俗节日,吴文化节等方面,进一步梳理了分层目标。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梳理明确:小班、中班、大班各年龄段目标。
(二)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内容:
我园主要以“人(姑苏艺人)、艺(民间工艺)、谣(民谣戏曲)、景(江南美景)、食(苏州美食)、俗(民俗民风)”等吴文化内容为切入点,力求在此基础上做深幼儿园“新城六技”“六位一体”的吴文化园本课程。
(三)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环境:
环境发挥着无言之教的功能,也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创设特色鲜明,韵味十足的吴文化环境及氛围,能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充分开发并运用吴地文化资源,从公共环境、专室环境、班级环境等方面入手,力求让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都呈现出生活化的吴韵意境,融吴韵环境于园所,寓教育于幼儿生活。
1.公共环境
创设“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等水乡特色的吴文化整体环境,运用楼梯墙面,透过“洞洞里来赏艺术”,将班级幼儿剪纸、泥塑、折纸、水墨、刺绣等吴文化特色小专题中的作品进行多维度呈现,丰实幼儿的收获与体验。
2.专室环境
吴文化体验馆:以“一步一景”“园林人家”的理念,打造具有浓郁姑苏文化特色的“苏式戏台”、“姑苏人家”、“小小得月楼”、“乾泰祥布店”等店铺场景。
吴地工艺坊:划分为泥塑、版画、水墨、纸艺、刺绣等区域,创设一间可供幼儿自主探究吴文化艺术特色的天地。幼儿可以通过 “剪、画、捏、折”等传统技艺操作,进一步感受民间工艺之精巧,感叹吴地文化之瑰丽。
3.班级环境:
全员参与丰富班级主题教育环境、区域游戏环境、自然角、家长园地等,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生活化吴韵环境与氛围,实现班班有亮点,让幼儿时刻浸润其中。
(四)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活动:
1.聚吴地文化之素材,缔造体验式幼儿活动。
(1)教学做合一的吴文化体验式活动
通过研讨,将收集整理的“人、艺、谣、景、食、俗”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分层,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资源本身的特点进行删选、分类、优化后,分别纳入到各年龄段主题活动,随即落实相应活动设计和组织,开展教学做合一式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亲身经历,真实体验,从而走心感悟。
(2)师幼共创的吴文化特色室场活动
吴文化体验馆活动:秉承“一室一文化,游戏自在园”的理念,结合季节时令、风俗文化、兴趣热点、经验需求等,鼓励幼儿主动建构游戏区域,开展“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吴文化活动,实现活动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
吴地工艺坊活动:挖掘苏州版画、水墨画、苏扇、苏绣、剪纸、折纸等优秀的本土文化遗产,打造体验吴地民间工艺的专有空间,让孩子们走近传统工艺,在欣赏感受中品味,在操作体验中创造……进而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3)独具特色的吴文化区域游戏活动
在我园原有的吴文化“六位一体”特色活动开展基础上,挖掘以适宜的、系统的、适合幼儿区域活动的各种吴文化资源,渗透游戏精神,结合本园的环境,为幼儿创设富有探索、实践、创造的吴文化特色区域环境,以多元化、交互式、体验式的形式开展“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区域活动。
(4)每年度精彩纷呈的吴文化节活动
依托我园吴文化特色研究的方向、主题、目标、内容、现阶段成果及下阶段发展目标等,我园从2019年至今,每年度均会开展吴文化节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幼儿活动、教师活动、亲子活动、专室活动、体验活动等多元组织形式,每周选取一个活动主题,生发系列活动,支持、鼓励、引导幼儿更为深入的畅享吴地文化体验,乐享浓浓吴韵的美好时光。随着吴文化课程建设的持续开展,教师建构、生成课程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活动形式也越发丰富。同时通过多元家园互动形式,及特色亲子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家长参与吴文化家园共育的兴趣,持续促进各家庭对于吴文化教育的认可和支持。运用信息化新颖技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或媒介,把优秀的吴文化通过园所向家庭、社区、乃至社会进行辐射,弘扬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纳吴地艺术经典元素,显精品化特色教育。
(1)促进幼儿多元能力发展的民间艺术活动
通过苏州的经典民间工艺(水墨画、版画、剪纸、刺绣、泥塑、折纸、童谣、昆曲),引导幼儿感受、欣赏、体验和创造。并在各类艺术体验活动中持续优化材料、内容、形式等,让幼儿自主操作,大胆创作,提升艺术审美及创作能力。
(2)开展特色化精品化的吴地民俗文化活动
吴地民间的节日活动是民风习俗最集中的体现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节日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庆祝表现形式,还蕴含着积极的深层意义。从年初开始的“元宵节”一直到年尾的“冬至节”,师幼每次都共同创设节日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活动,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行为互动发展。
(五)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路径:
通过吴文化体验馆游戏课程、民间艺术特色课程、童谣曲艺课程、吴文化区域游戏课程,进行纵向一贯式课程整体化推进。针对吴文化主题活动、民俗节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吴文化节活动,进行横向阶段式课程模块化运行方式进行深化。实现纵横交错,由浅入深,兼而有顾,整体化推进课程建设。
(六)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成果:
1.吴地资源,深入挖掘
认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周边吴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以“人、艺、谣、景、食、俗”为切入点,做深“新城六技”的吴文化园本课程。建立电子资源库,网络资源库,主题资源包等,让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2.有效梳理,优化链接
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入梳理、提炼,从提升幼儿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传承乡土文化的角度出发,链接吴文化资源中适宜幼儿发展的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吴地资源和各领域幼儿发展目标相互融合。建构资源、活动、经验的金三角。资源产生活动,活动提出资源需求;资源蕴含经验,依据经验调整资源;活动产生经验,已有经验支持活动。以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方式,促进教师敏锐的课程资源意识。
五、总结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收获思考
(一)课程的持续优化
1.尊重传统,适宜改造
从课程体系架构、环境创设、组织实施、资源开发入手,对现有吴文化特色课程进行提升、改造和完善,使课程更适宜于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加大课程园本化的力度,使课程更为生动、更有趣、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2.扎实审议,修正实施
发挥全园教师的能动性,审议室内外环境、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一日活动的指导策略等。通过“增(巧做加法,让课程内容更丰实)、减(妙用减法,让课程内容更适宜)、改(灵活修改,让课程内容更完善)、优(善于优化,让课程内容更生动)”四大策略不断调整、充实、整合幼儿园的课程活动内容。
(二)幼儿的多元发展
幼儿能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切实感受吴文化活动的乐趣,萌发对吴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对家乡、民族、国家的喜爱之情。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幼儿的多元智能也有了显著提高,专注力、自主性、独立性、持续性得以提升,能持续体验着探索和创造带来的愉悦。
(三)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通过吴文化园本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从资源挖掘到活动设计,教师生发课程的意识、实施课程的能力逐渐提升。能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及专业素养出发,由理论联系实践,逐渐把握吴文化特色课程内涵,形成具有一定吴文化内涵,有较为科学、系统、成熟的儿童观和课程观的教师。
园本特色课程建设始终在持续,未来我们将从:1.吴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融合创新;2.现有吴文化资源、课程及成果的优化提升;3.吴文化家庭教育模式的开发,逐步将吴文化教育从园所延伸至家庭乃至社会等方面进行提升。力求更具温度、宽度及深度地有效助推幼儿体验吴韵文化,乐享美好童年。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念[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08).
[2]杨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其操作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