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运用G-P-N策略逻辑构建读后续写情节发展的实践探索

——以《圣诞节的小铃铛》为例

陈丽惠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1年60期
肇庆宣卿中学

摘要: 读后续写要求对所给文本进行合理的续写。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运用G-P-N策略对故事的发展情节进行逻辑构建。引导学生进行逻辑的思考和推理,构建情节发展,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合理的续写。

关键词:读后续写;G-P-N策略;逻辑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基于G-P-N策略的读后续写教学案例

1、文本分析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

语篇类型:记叙文

语篇分析:本文讲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去商店买礼物送给外祖父,但是铃铛是店主非常珍视的东西,并不售卖。后来店主被小姑娘所打动,最终忍痛割爱,把铃铛卖给了小姑娘,结果后来有了美丽的邂逅。文章告诉我们,爱最终会得到爱。

2、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通过给出的首句和引入的“G-P-N”策略,学生能够进行逻辑的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合理的续写。

(2)思维品质: 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会有逻辑的有判断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用所学的英语讲述、描述、阐述中外文化现象。

(4)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了解写什么和怎样写;能够有逻辑地推断可能的情节,合理化地安排细节。

二、教学过程

Step I: Leading-in

通过图片渲染圣诞节的氛围,一个神秘的礼物盒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问:What do you expect in the box?学生猜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 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Step II: What to Read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完成下面的几个任务。

1. Read for character

分析故事的角色。通过展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故事的不同角色,并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里面出现了爷爷、爷爷的女儿、小女孩、小铃铛。

2. Read for Plot

运用故事山帮助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爷爷独自经营一家小商店,一天一个小女孩进来想买一份礼物送给外祖父,她知道外祖父喜欢音乐,她看中了一个小铃铛。但对爷爷来说小铃铛很珍贵,并不售卖。因此故事的冲突出现了。卖还是不卖?That’s the point.故事山能很形象的把情节的高潮部分展现出来。

3. Read for theme

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主题思想:爱和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的几个要素掌握文章的大意,用Story Mountain的模式将主要情节串联在故事中,推动情节。帮助学生形象的了解故事的开端、高潮和预测结局。用导图Up-Down-Up形象展示人物情绪的变化和性格特征,为后面故事的续写做好铺垫。

Step III: The strategy “G-P-N”

1. The applying of the strategy(策略) :“G-P-N”

“G-P-N”策略中G是given information的缩写,表示文中所给信息。P是predition的缩写,表示预测,预测文中主角的态度、反应和将做的决定等。N是new information的缩写,表示新的新的信息。推测过程可通过提问、质疑等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合理发展,形成新的信息。

2. The usage of the information:

引导学生利用好两大信息:Explicit information (显性信息) 和Implicit information(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既前文提到的很明显的信息和要续写的两个段落的首句信息。 隐性信息即文中埋下的伏笔,对后面的续写起到关键的作用。让同学们一起找到隐性信息:1.the little girl said,“Momma says grandpa loves music.” 2....except for his estranged (疏远的) daughter whom he had not seen for nearly a decade.

Tip : Use reverse thinking skill

Group work: Infer and brainstorm by raising questions based on the given information.

开展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利用好原文提供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提出几个问题对故事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推测。

3. Finishing the story mountain.

设计意图: 运用“G-P-N”策略来构思故事情节的发展。学会用逆向思维构建情节发展,利用隐性信息进行逻辑推理。通过不断提问和回答疑问,完善情节发展。让同学们完成故事山来勾勒出续写的框架。为后面的续写顺利完成做铺垫。

Step IV: Writing

1. Ask Ss to apply the strategy of the “G-P-N” to practice. Create writing of paragraph1 based on its content, theme and language.

StepV :Comment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点评从两个方面进行:

1.故事情节发展是否符合逻辑和有连贯性。

2.第一段的结尾与第二段给出的首句是否有连贯性。

StepVI:Homework

完成读后续写第二段,并对文章进行润色。

设计意图:课后完成读后续写,使得整个故事具有完整性。对故事进行润色提升以达到读后续写的要求。

三、结语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的高考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依据原文的写作思路续写文章,使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发挥想象力,按照可能的合理的方向续写,使文章逻辑结构完整,对文章的结尾做出不同的诠释。总之,通过运用G-P-N策略逻辑构建读后续写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完成读后续写的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藏铁军 教育考试与评价。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0,192-197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与探索——以S校为研究对象”(课题批准号:2020YQJK2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