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提高学生“知行合一”能力初中农村学生“知行合一”现状与对策

屈小军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1年65期
河南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摘要: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而且习近平总书记自2009年以来在不同场所不同讲话中多次强调并阐释知行合一的重要作用。对初中农村学生调查发现,初中农村学生对知行合一理念的理解、运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由此就需要我们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培养初中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

关键词:知行合一理论;初中农村学生;现状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价值观正处于探索、形成和逐步确立阶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处于快速储备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培养孩子的知行合一能力。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而现在初中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是出现知而不愿行,或者是知道而惰于行。比如学生都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但有的学生还是不愿听课或者懒于完成作业。二是己不行却要求他人行,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却要求他人要按照新时代的道德标准行事。比如在生活中自己冷漠做不到对别人温暖、关切,遇到困难时却要求别人施于援助之手。这两情况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可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观念越趋向多元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新时代初中农村学生来说,如果能够通过老师课堂教育教学的引导和启发,让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能践行知行合一这一理念,这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知行合一理论概述

知行合一是中国儒家思想历经千年发展后逐步提炼形成的代表性论述,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知”指认知,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认知;二是学业知识方面的认知。“行”指实践和行为,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实践;二是学业知识方面的实践。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指导思想,行又能够反作用于知,初中学生通过“学习体验——行动反思——运用——迁移”的实践活动,不断练习内化,达到对思想观念、学业知识的真正地理解,从而实现知中有行,行中生知,让学生的认知和自己的行为达到高度的统一。

2. 提高初中农村学生知行合一能力的对策

2.1 在知中践行,引导学生走入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没有系统地给出知识点,基本上都是把当代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或这个问题当下遇到的最尖锐的挑战,或者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最关注的问题,而不是体系化地呈现每个主题。教材编者希望这些知识性知识只是价值观的一种支撑。

因此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中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而不是只让学生获得冰冷的知识。所以我们的课堂节奏应该慢了下来,不要为了提高分数让学生背读、做题,去挤压学生的情景体验时间、学生的内心思辨时间,也不要忽略课本上的任何一个活动环节。这样虽会出现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要拖到下节课。但只要孩子们在考卷上写出满意答案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上也能落实到位。

2.2在行中生慧,冲撞学生的价值观。

生活中把话语权放手给孩子,尽最大可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说,说出他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想法,并按最原始想法让他们去做。然后去共同思辨,讨论,进而形成统一正确的观点。为的是让他们内心有冲击有震撼,这些碰撞而来的内化于心价值观,孩子们在生活才自发的遵循.

2.3在行中求知,加强互换体验。

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纯粹的说教,不如让他置身于对方的处境中,设身处地去体验去反思。我们班有一个孩子由于先天基因突变导致他心智发育迟缓,有点傻而且发起脾气来还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们都不大敢给他玩,不愿接纳他,导致这个孩子更加孤僻。当时在班里无论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最后都没有多大效果,情况严重到这个孩子写遗书。我就想到角色互换体验,让全班学生都去体验这个孩子被孤立被嘲笑的感受,学生们通过互换角色和处境明白了应该给予关注和爱,而不是排挤。

2.4在知行中,坚持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一针"催化剂”,能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和动力,促进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努力。激励性评价应该用于课堂教学中,也应该用于学生生活中。两者同时使用能发挥更大的效应。学生都渴望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是一次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成功,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地鼓舞。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坚持“底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激励性评价,让他们看得到进步、体验到成功,满怀希望地走向未来。通过快速反馈,及时肯定,让学生在激励中和体验“底起点、小步子”成功中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自2009年以来在不同场所不同讲话中多次强调并阐释知行合一的重要作用,而要提高农村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取得良好地教育效果,一方面需要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教育艺术,另一方面则需要课堂教学与生活教育结合,共同为优化农村学生的知行合一能力而努力。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