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探讨

吕妹芬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2年17期
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摘要:吟诵源之于周朝,后随着文化制度变迁和白话文的普及,人们对吟诵的关注度逐渐降低,然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瑰宝,通过吟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学的返璞归真,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人吟诗作对的乐趣和魅力,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吟诵在古代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在当今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吟诵与情境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通过旋律和节奏展现出古诗文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质量。

一、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的作用

有学者将吟诵与朗诵进行了概念区分,朗诵要求学生用普通话,但是吟诵却不做要求,有时还会出现地方方言,朗诵语调整体比较平,吟诵则是有着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主要根据情绪变化来控制低重音、语速和音长,而且诵读的对象不限于古诗文,而吟诵的对象则是以古诗文为主。通过吟诵可以使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感受古诗文,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审美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吟诵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常用的古诗文教学手段。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吟诵并不是简单的朗诵,而是一种艺术行为,通过吟诵古诗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好的情境中,学生有节奏地进行吟诵,声调似唱非唱,音高、音长不断变化,突破普通话声调限制,用更加生动和夸张的表演将作者所蕴含的情绪表达出来。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标准普通话,还需要学生具备乐感和美感,加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蕴含诸多“美”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吟诵兴趣。

(二)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能力

很多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并不是埋头写出来的,而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有感而发的即兴诗作,在吟诵教学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更好地带入作者的创作情境,打破时空的限制,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对古诗文进行吟诵,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在提高自己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随着吟诵训练次数的增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将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助于学生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现如今越来越少的人用吟诵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很少有人组织诗会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吟诵和古诗文,反而更应该将流传至今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吟诵教学,可以提高人们对古诗文的重视,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了解古诗文的机会,在多元化吟诵情境中,学生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从而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古诗文吟诵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情境教学,又被称为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具体的主题场景,比如游戏化情境、生活化情境、故事情境、绘本情境等等,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熟悉感,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在情境辅助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吟诵兴趣

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吟诵教学法可以快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而恰当地融入情境教学法,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情境体验,相较于吟诵的意象体验,情境教学法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基调。例如在王安石《元日》这一古诗学习中,通过吟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春节热闹欢快的氛围,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吟诵情感,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搜集宋朝古装中春节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为学生介绍宋朝将春节称为“元日”,过年要喝屠苏酒,宋朝的科技水平是比较发达的,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在这时候出现的,这才有了王安石所描述的“入屠苏”“爆竹声”,在多媒体情境中带领学生吟诵王安石的《元日》,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吟诵兴趣,了解古诗创造背景,从而在吟诵时更好地把握节奏和韵律。

(二)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吟诵成效

吟诵的本质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吟诵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创设音乐情境,在背景音乐辅助下,激发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帮助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情感基调,提高吟诵成效。例如在杜牧的《清明》吟诵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淅沥沥的下雨声音效,在学生吟诵时作为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可以为学生有效创设出“雨纷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吟诵欲望,把握古诗词情感,比如在吟诵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时,可以将其吟诵为“清明啊——时节!雨纷——纷————”,最后一个“纷”字要延长许多,让听者感受清明时节绵绵不绝又令人发寒的细雨,伴随着背景音乐,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雨水的寒冷,似乎能体会到作者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之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吟诵学习成效。

(三)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学生吟诵积极性

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只是在课堂中进行吟诵教学,这也使得吟诵的传承受到了一定阻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建立诗社,在课余时间举办多样化的吟诗作对活动,将古诗文爱好者集合在一起,一起研究、一起吟诵,将古诗文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诗词交流大会”,在交流会中学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吟诵古诗文,通过吟诵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通过吟诵来宣泄心中的烦闷情绪,真正让学生体验一番古人“谈笑有鸿儒”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累,不断提高学生吟诵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文学修养。

三、结语

吟诵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在吟诵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法,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吟诵兴趣和吟诵积极性,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音乐情境,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在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以吟诵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方法初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1.

[2]虞敏.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