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摘要:在全面推行教科书统一后,课外阅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选择一部好的书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心境,还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反之,如果你选择了零散的阅读,那么你的阅读效果就会很差。因此,要使学生由自由阅读转变为完整的阅读,并进行全面的延伸阅读,以提高阅读的质量。这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我们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广泛关注,读书的范围扩大,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质量的提高,有必要重视。减少了提问,并且做到仔细阅读,读好的书,请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优秀的阅读资料,获得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谁都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由于课程的实施,使用了很多课外阅读等阅读模式。作为课堂的扩展和延伸。整本书的阅读指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但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指导的现实支持
小学里有许多课程,许多学校都将阅读列入了课程,但是,在实践中,真正推动整个课本的课程教学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因此,低年级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安排并不十分重视。学生可以自己读书、在学校读书室读书,自己摘抄好字、好句子等,其教学方法都很单一,或者说缺乏指导。让语文的低年级教师在本就十分繁忙的课堂上,一周一次地安排阅读课,实在是太难了。因为课程紧张,所以中学和高中学生都要上读书课,语文教师更愿意在课堂上讲课、整理课本、把语文的知识结合起来。课外阅读并不能立即提高语文分数。利用此课程,对汉语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此外,语文教师在小学担任多种角色,若要认真编写教学大纲,教师就可以胜任。如果是将这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阅读指导自然会被放在一边。
(二)读书教学法缺乏革新
在所谓的读书课堂里,虽然不能完全阅读一本书,但是可以提炼出书的内容概要,提炼出书中人物的特征,通过背诵来设计整本书。学生反复机械地进行,这些问题可以讲几个概念一样,各种各样的问题努力训练,整个书深深地专注阅读体验方法,书中出现的人物,而是不共鸣的方法。没有办法理解书,还有语言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意识的语言教师已经开始教阅读理解了,准备的过程是相似的。通常,学校会在学期初分配4个必读清单,让学生准备,然后每个月集中阅读一本书。多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被要求摘抄好的单词和文章,多读之后写出自己的想法,月末安排报告和交换。这种教育的结果是,有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会把整本书完整地阅读完。读完之后,请随便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之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实际上并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更多地处理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就会减少。更可怕的是,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阅读策略指导,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都是表面化的,肤浅的理解和阅读。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在整个阅读指导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和参照指导计划,而且还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讨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根据地方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状况,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找到读书的乐趣;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能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可以独立阅读。
(一)制作整本书的阅读推荐,引导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阅读
好书的推荐是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运用课堂阅读中学到的阅读方法作为课外阅读的“基础”和“指导”,以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同样的作品,让学生能够超越课堂扩展阅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书中的内容和作家的生活,选择一些精彩的文章来引导学生阅读,并一起对精彩的文章进行评价和分析。或者,你也可以委托学生互相推荐好书。每个学生为了向同伴推荐好书,会列出推荐的书单。的目的是用灵活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欲望,让他们对读书产生愉快的感觉,从而达到推荐好书的目的。
日本知名童话作家南寺真美写了一本《去年的树》。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好朋友的鸟儿和树木,它们在冬季到来时,会去南方迎接冬季,与树木相约,等待着春天的归来。可是,到了春季,小鸟归巢,大树却不见了。鸟儿四下张望,只见那棵被火烧得通红的树。一只小鸟在火焰中歌唱着,那是一首去年遇到的歌曲。看过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这只鸟向他的朋友许下的诺言所感动。当鸟对树木的深沉情感在同学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师就会向他们推荐《毛毯和碗的儿子》和《小狐狸》等等书籍。在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下,同学们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未来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憧憬。
(二)注意阅读指南的整体指导,用疑问促进思考
入门级指南应该做什么?为什么每次你买新书的时候,这本书都会有这样的标题呢?作者是谁?这样的封面是为什么?这本书大概是什么样的内容呢?导读读书班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全面了解书中的一般内容,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从而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
比如,美国作家埃莉诺·艾斯特斯在《一百条裙子》的引言中写道:“佩特罗斯基这个姑娘的名字很古怪。她家境贫寒,又沉默寡言,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某一日,旺达忽然提到家中有100套各式各样的衣服,之后更是被班上的同学笑话。一天,梅森校长给旺达的爸爸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旺达的转会。旺达口中的100件衣服是真是假?那些以佩吉为首,对旺达冷嘲热讽的学生又会作何感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简要地叙述了旺达的家庭和个性,并对旺达的父亲的信引发了一场激烈的骚动。这时,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起,他们开始考虑旺达关于旺达家中有100种不同款式的短裙的建议。这不是事实么?假如把佩姬放到自己的头顶,对旺达同学们的嘲讽会是什么反应?旺达爸爸有什么来信内容?等等思考。
结语
总之,整本书阅读,并不只是为了测试的目的而抛弃实用的阅读,它还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正确的阅读方式,并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这本书的内容和更加深层次的意义。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好的引导者。因此经过老师的精心引导,恰当的示范,所有的同学都会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最后在阅读过程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蔡起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新教育,2021 (11).
[2]夏冰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 .
[3]林小萍.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新探以《窗边的小豆豆》为例[J].课外语文,2020( 13) .
[4]杨春梅.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