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国家级非遗佛山醒狮保护效果评估及后续保护改进研究

——以麦边龙狮团为例

陈泳怡 张卓仪 廖秋霞 罗晓岚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2年85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目前,关于佛山醒狮历史文化学术性研究已有了较为成熟的调研成果,但针对非遗保护政策下佛山醒狮保护效果的研究尚无系统成果,而佛山醒狮的进一步传承和保护的需要对现有醒狮保护政策的效果评估。深入研究非遗保护政策下佛山醒狮保护效果,发现当今醒狮文化保护措施中的不足,作出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评估报告,对佛山醒狮后续保护改进工作提出具体化的建议。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佛山醒狮的多元化价值,推动醒狮文化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佛山醒狮;效果评估;保护改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醒狮保护与传承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但对于醒狮文化保护效果的评估实践却并未受到重视,目前仍缺乏该方面的数据与研究。本文将对国家级非遗佛山醒狮保护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梳理醒狮保护措施,同时将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佛山醒狮发展提供可行性策略。

一、醒狮的保护历史与现状

(一)醒狮的保护历史

醒狮是岭南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自2006年广东醒狮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广东佛山、广州、遂溪等地就开始了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非遗保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地区醒狮文化兴盛,在佛山地区,几乎是村村有狮队。但到了二十一世纪,各村逐渐支撑不起狮队的开销,醒狮文化也渐渐走向没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支持下,这一状况得到改善。一方面,政府对于醒狮的传人有资金、场地、道具等物质支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号召下,更多的企业对这一象征着繁荣与福气的文化活动投入资金支持,大力支持醒狮活动与赛事。

(二)醒狮的存续现状

现今,大部分醒狮队伍走上了职业化道路,也有小部分因为队员爱好而存续至今的队伍。职业狮队会以担任中小学校兴趣班老师,开设武馆等方式获取资金维系狮队活动。

在佛山地区,不同醒狮队伍的存续状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根据调查,佛山黄飞鸿中联醒狮队这类有名气的、非遗申请成功的狮队会得到政府和大型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生存状况是比较良好的。但是,一些名气较小的醒狮队伍,能得到的支持则会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充足的狮队能够置办更好的道具,在大型比赛中得到不错的名次,名气更大;而稍次的狮队则会因资金不足而无法购置道具,在比赛中难以获取好的名次,口碑和名气也会日渐下落,陷入恶性循环。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也是醒狮活动走向低沉的原因之一。由于疫情的影响,狮队能参加的活动急剧减少,例如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大型醒狮赛事、内地企业开幕的庆祝仪式等,他们都无法参与。面对严峻的形势,不少狮队就此解散,现今存活下来的狮队,有的是单纯为了爱好,有的是得到政府和企业的的资金支持,有的则是在亏损状况下苟延残喘。

二、历史保护政策的实践经验

佛山是南派醒狮的重要发源地,极具代表性,历经岁月长河的沉淀,醒狮文化早已深扎佛山,各乡各狮队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经验。在富蕴浓厚醒狮文化的南海大沥镇麦边村,村民自古以来都有习武和舞狮的习俗。张志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6年他计划凝聚村中的力量组建一支具有麦边村特色的狮队。同时张志华为了更好地传承醒狮文化,创新性地将舞龙文化融入醒狮中,因此这支狮队便命名为“麦边龙狮团”。从广东省举办第一届龙狮大赛起,麦边舞龙队就连续20多年代表佛山市出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笔者在实地调研麦边龙狮团的过程中对传承人张志华进行了深入访谈,总结出以下实践经验,可供各狮队参考学习:

(一)唯创新才能延续狮队生命力,拓宽狮队的生存空间。

1996年,张志华创新性地在醒狮中融入属于本村特色的舞龙元素,结合当地实际融入新元素,为醒狮赋予了更新的价值,更好地延续了狮队的生命力。

(二)规范化管理狮队才能与时俱进,同世界接轨。

各个醒狮团应该加入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醒狮协会和参加更多醒狮比赛,汲取各地优秀传承人的技艺和经验。醒狮比赛提供了一个进步交流的平台,各个醒狮团队相互交流切磋,激发团队比赛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觉提升自身的舞狮技能。

(三)弘扬醒狮文化,大力推动醒狮文化进校园。

让醒狮文化走进校园,培养新一代的年轻接班人。醒狮文化的传承人与各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助力醒狮文化进入中小学第二课堂,通过对醒狮文化的宣讲、近距离表演、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让更多新鲜的血液接触、了解醒狮文化,托举非遗创新的新生力量,深入推动醒狮文化振兴。

三、对未来醒狮发展的保护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做好科学规划,才能推动”醒狮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整合各方力量,加大对醒狮的经费投入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拨款力度和减少相关税款,或者提供专门场地让各地醒狮团开设堂口,一来可以方便狮队聚集排练,二来也是减缓部分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经费来源渠道。通过品牌化商业展演实现醒狮团的良性发展。政府可以多举办有关醒狮演出的大型活动。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法依规推进“醒狮非遗”保护工作

政府作为主导,要加强对醒狮保护要求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建立“醒狮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等评估制度,跟上醒狮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醒狮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执行。

(三)发挥多元传媒的作用,积极宣传“醒狮”

醒狮传承者可以结合本地的醒狮文化渊源、发展历程、出演情况等进行自我的包装和推介。此外还可以成立和加入专业的醒狮网站,引导传承人借助网络平台拓展、联络醒狮表演业务。通过一系列的社交网站建立醒狮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醒狮保护氛围。

(四)擅于创新求变,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新一代传承者在竞技比赛和社会交往中需要培育开阔视野、高瞻眼光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开拓醒狮文化市场。醒狮团借鉴吸收异地优秀的表演艺术与技艺,为自主创新积累资源和激发灵感,使得从事醒狮表演和传承的技术精英获得生存发展的良好文化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醒狮文化逐渐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规模化与体育化的复兴,更体现出醒狮本身所蕴藏的经济、传承文化、教育、精神等方面的多元价值。

参考文献

田海军 李文鸿 [A]传统体育的现代生存逻辑 ——以黄飞鸿中联电缆醒狮团为例    体育学刊   G80-05    1006-7116(2021)04-0035-06

谢中元[A]佛山醒狮变迁研究论纲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722.215 1008-018X(2019)03-0037-11

谢中元[A]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民俗文化发展及其动力考察——以佛山醒狮为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K800 1673-1395(2019)06-0028-0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118470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