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统编教材体系下的初中七年级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与探索

杨云峰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2年91期
四川省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一篇文章带动几篇主题相同或者类型相同的文章,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目前的群文阅读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课本内的群文阅读,主要以一单元为一课。第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课内的文章为主带动课外的几篇文章的学习。第三、由一篇文章到数篇文章再到整本书的阅读。第四、由一本书到多本书的阅读。探讨群文阅读的文章多如牛毛,却鲜有切合教学实际,能为一线老师实际操作的文章。今天我就统编教材体系下的初中七年级散文群文阅读的教学做一点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课本内的散文群文阅读

1、七年级散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整合

七年级上册散文群文阅读教学有五个单元,内容分别是四季之美、亲情、学习生活、动物漫记。七年级下册散文群文阅读教学有六个单元,内容分别是杰出人物、家国情怀、 “小人物”的故事、中华美德、写景状物,探险。这十一个单元几乎构成了整个初一语文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七年级散文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这一阶段的散文群文阅读教学是承接小学阶段的学习,为八九年级的教学打下基础的。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写景到写人记事,无不从学生的成长历程出发。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经历,认知的特点,从教学目标出发,从朗读到默读,逐一加大阅读量,增加阅读的要求。

七年级上一二单元主要采用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连,读出感情。比如对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教学,以朗读为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尤其要注意停连的训练。在朗读中感受春的活力、济南的冬天的温晴和四季的雨不同时期不同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包括文字诗意的美、音韵的美、色彩的美、结构的美。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的表达作用。比如学习《春》中“春草图”这一部分,赏析“小草偷偷滴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个句子,可以让学生反复的读,通过对“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的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小草生长快,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字里行间带着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七年级上三四五单元主要采用默读。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文章内容,找出文章的关键语句。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在默读的过程中,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式对文章精彩的和有疑问的地方做好笔记。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来理清文章思路,达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目的。比如对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因为篇幅较长,采用默读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在阅读中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默读中,迅速浏览,捕捉重要信息,找出关键句子并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做好笔记。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院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以及“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段,“乐园”概括了百草园这部分的内容。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这一段与后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段均为过渡段。《再塑生命的人》因为是自读课文,可以结合文本上的旁批和阅读提示在默读的时候在书上做批注。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七上学习的基础上,阅读速度更快,更为熟练地提炼出文章的关键句或段落。学会揣摩品味其含义和妙处。主要从修辞的角度,人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场景描写的角度入手加以赏析。可以采用表格式的教学,把文章的异同加以比较来学习。比如七下第一单元,把《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列在一个表格里,比较这三篇文章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写作的方法上的异同。

二、七年级散文群文阅读从课内到课外延伸的方法探究。

七年级的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1+X”读本体系中收录的文章,以课内散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主,带动课外散文的群文阅读。课内的讲学结合,课外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学习的落实。把课内的方法用到课外的学习上去。每一周评选出最佳学员。把学习较好的学生的书本,笔记加以展览,并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来做示范和引领作用。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兴未艾,所谓智者见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不断的予以总结,修正。我用这点初步的研究与探究抛砖引玉,相信我们的散文群文阅读教学必将百花盛开,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日新月异!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