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叶鑫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2023年4期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会展学校

摘要:文言文有着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华。激发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初中生运用文言文的水平,是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经。当前初中教学还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故而文言文的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现阶段必须不断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意义

(一)文言文的定义及教学价值

文言文经过了中国文化不断的发展,积累了中国文化当中的无数精华,承载着中国文明的传承精神。凭借其精练的语言,深远的意见和优美的韵律,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人。但是经过长期的时间发展,初中语文当中针对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有所争议。许多的教师固守传统观念、保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观,导致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难点,即使现在语文面临着全新的改革当中,但在文言文教学这一板块仍然是一片荒凉的景象[1]。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作为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一直被沿用下来,可以说从有历史的记载开始就和文言文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文言久远的年代和不变的形式,使之与口语日渐脱离,让人难以理解,最终让位于白话。虽然如此,但是文言作为记载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经历了几次“文白之争”的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经基本达到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习,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2]。

(二)文言文教学的历史

文言文教学从其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白话文兴起之前,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教学形式主要是官学制、私塾制、书院制,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读法、吟诵法、讨论法、讲座法等。二是从“五四”到1949年全国解放之前,教学形式转为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学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延续了前人的做法,虽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学”的冲击,但对文言文精华佳作的教学还是处在较高水平,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和现代文学巨匠们大部分都有十分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有许多人在古代文化、古典文学方面还独有专攻成就不俗。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文言文的教学时而淡化,时而点缀,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弱化。但是最终还是被重新重视,可见文言文的魅力之大[3]。

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初中文言文教学所具备的规律和教学方式,贯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当中针对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改进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领域当中的紧急任务。不管是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从新课改实施教学的角度来说,都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以开放的观念来全新组织和计划文言文教学活动。希望通过撰写本文来解决“如何来使文言文教学这一个板块转向成功,开放,高效”这一问题,同时也能够希望同广大语文教学者一起研讨解决的措施,从而使其更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这一个板块能够成为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丰碑[4]。

二、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无论是学生的阅读,还是教师的教学,文言文都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师授课中的问题

1.教师对文言文的认识存在偏差

初中教学对文言文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因为在现阶段,考分仍然是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的主要标准,和其它考试的内容进行比较而言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分值所占的比例略微有些偏小,导致教师对文言文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不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局面。另外,这也因现代文阅读为主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文言文阅读微不足道,不同程度的忽视了文言文阅读的功能。

2.文言文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总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文言文阅读教学肯定是枯燥无味的。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还停留在过去,首先翻译全文,接着对文中的考点教学重点讲解,然而对背景知识的介绍较少,讲解过程抽象枯燥。

3.不注重文言文的应用

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和现实之间严重脱节,没有很好的做到学以致用,文言文给学生的感觉很遥远,文言知识之间的学习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4.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一些中国古典的教学大纲提出,教学大纲规定要的一些经典汉语,语文教师一般只是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性格执行,必须是明确每个句子,再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从而能达到通篇的翻译,再加上中考的成绩压力,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课外知识在课堂上延伸,因此课堂上的学习氛围非常低,甚至为零。这种教学方式,是能让学生对着几句无生命的文字来进行解释,其他什么都没有。这有悖于我们现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学习优秀古人的作品,体验传承的民族精神,以此奠定某些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1.文言文语法理解困难

学生语法基础差。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小学到初中,语法都不是作为重点内容,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文言文,对语法的理解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古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例如,形容词、名词、数字等的灵活使用,有各种类型和变体。如果在初中,学生们不能灵活掌握这些词类活用的情况,那么到了高中面对长篇的文言文,将会无能为力。

文言特殊句式方面。中国古代和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虽然总数不是很多,但只有少数几种常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但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在古代汉语中,只有倒装句有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介词、主谓倒装句等形式,而只有宾语介词有疑问句,代词是宾语、宾语介词、代词是宾语的否定句、宾语介词等形式。所有的这些看起来都很简单,在具体的学习中仍存在很多困难。

2.学生学习心理障碍

在初中实施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到初中生的叹息: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为何还要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它真的很老式!不仅如此,就算是中考考试的内容,让我们整天死记硬背,有什么用呢?

事实上,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古代汉字现在成为初中生阅读的一大障碍。 它们不像现代的那样清晰,文章中描述的内容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在学习古典汉语方面存在心理障碍,学生在学习古典汉语方面拥有一种畏难心理、厌恶心理。学生在潜意识上就拒绝文言文,学习自然成为一种应付了事,被动接受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优化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当前,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出现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学生在强大的压力下,只会选择那些占分数较多、学习起来容易上手的内容进行学习,学习功利性决定了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但是随着文言的价值被重新认识,近年来文言文在初中升学考试中的比例有所上升,这就要求师生要重视文言文,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文言文教学的观念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言的价值教学再认识,针对过去几年来文言文无用论的盛行,教师要及时清除学生的错误思想,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文言的用处,明白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提升考试,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作用,例如:学习文言文中的韵文和骈文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学习文言文可以培养自己的风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学习先秦诸子百家散文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现代汉语脱胎于古汉语,现代汉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表达结构,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现代汉语水平。只有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学习文言文意义,学生才可能在心理上接受文言文并认真去学习[5]。

(二)优化文言文教学方法

近年来文言文教学呈现单一化倾向,教师应该注意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运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设置情境是近年来文言文教学较为流行的方法,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在网上寻找和文章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书中描写的“桃花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法是选取角度设计问题,例如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可以从解释“醉翁亭”的由来入手,提升这篇文章的兴趣性,然后引导学习去进行文章解析。这样,学生在了解了大体的背景和文章的核心问题之后,就能对文章产生好奇,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6]。

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学生记笔记,然后背诵笔记上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效果也非常低,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比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教学自主学习,让学生先搜集范仲淹的基本生平背景,然后利用范仲淹的生平背景导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先让学生找到文章的重点和考点,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自学心得,教师做最后总结。再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直观感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文言文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文言文的思想,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能提升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编写对仗工整的对联,或者引导学生写语义明确、内容短小的文言文微博、朋友圈动态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可以把学生平时休闲娱乐的游戏当中涉及到的文言文元素巧妙地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清楚意识到即使在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与我们时代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作用与魅力,自然会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加有兴趣,从而形成一个学习文言文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文言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立足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升文言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文言文的学习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不仅要能拿到高分,更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认同,这是作为语文教师最根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商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

[4]陈琦、刘德留《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数有出版社,2013年.

[6]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8年.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