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幼儿园实际情况的户外自主游戏涂鸦区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涂鸦区,经过了空间上的场地变化、作画载体的变化、纸张与材料的变化改良,但核心的玩法几乎没有改变。笔者将从涂鸦区的变化,探索户外涂鸦区的新玩法以及思考其中的规律,总结经验。
关键词:涂鸦区;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美术
我园在自主游戏开展中规划了许多区域,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充分利用,依照场地的大小,设置各种有趣的游戏供孩子们选择。
一、户外自主游戏涂鸦区的现状与实践
涂鸦区是自主游戏中,孩子十分愿意待着的区域。即使在初始的涂鸦区,只有单一的材料,只要能涂涂画画,孩子们都愿意进区玩耍,只是玩耍的时间都不持久,绘画内容也比较单一。在几个学期数次的空间、材料、玩法的变化之后,涂鸦区迎来新的面貌,孩子们玩耍、绘画的时间大大延长。在如此热闹的区域当中,材料的规划、分配、整理面临了挑战,各式各样的玩法也需要逐步打磨。
(一)单一式游戏
初始的涂鸦区设置在了植物园的过道中,墙体上挂着一块黑板一块白板,配有粉笔、白板笔和粉笔擦,每块板的活动区域能容纳3~4个孩子。很多孩子来了后画10分钟左右就离开了,新的一批孩子来了后就会把留在板上的擦掉。这种游戏比较单一,是单纯的涂画。由于涂鸦区处于户外日晒雨淋的地方,粉笔和粉笔刷没有被很好地保护,粉笔重复被雨水侵蚀再晒干,画在黑板上的颜色变深,粉笔刷也没有及时晾干等问题,即使及时补充游戏材料,也避免不了玩法单一、材料不足。为了能够让涂鸦区活起来,涂鸦区玩法面临了改革。
(二)简单的材料更改
为了充分发挥涂鸦区周边的用途,笔者在草坪处放置了2个写生画架,孩子可以用颜料在上面绘画,也可以用粉笔在黑板空白处绘画。每当区域更换了材料,孩子们都纷纷跑过来试玩。首先选择的地方就是写生画架处,他们画的东西大多是自己喜欢的人、植物。多数孩子都只是在纸上画小部分地方。笔者尝试引导他们丰富画面内容,有的孩子会用涂的方式抹上蓝天。投放了颜料之后,就要设置洗笔、换水的位置。地方较为狭小的通道不能容纳太多工具,往来的孩子容易踢翻水桶。孩子没有充分的地方施展自己,道具的使用与清理也较为繁琐。
(三)空间带动区域改变
后来由于园内的环境改动,黑板被移动到了一个遮阳、有充分空间的位置,孩子在那里活动较为自由。但是仅仅靠油画棒、颜料、粉笔单一的材料,在重复交替下,孩子的兴趣渐渐被其他区域吸引。渐渐地,来涂鸦区的孩子少了,笔者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所以对涂鸦区的材料投放和玩法再一次进行了修改。
(四)玩法的改革
在经过思考与其他教师的建议后,笔者更换了涂鸦区的玩法。将全开的白纸拼凑成长条,陆续提供油画棒、水彩笔、颜料、蜡笔等画笔工具。在两侧增加了瑜伽垫方便孩子绘画。更换玩法之后,因为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绘画的欲望,孩子的绘画内容愈加大胆和丰富。
(五)探索区域新玩法
由于区域的规划,涂鸦区的场地又再一次发生改变。涂鸦区有了更宽阔的场地,进区的人数更多了,投放的纸张要更大。笔者尝试新增了保鲜膜,用三根柱子围成三角形,贴上保鲜膜。以进区人数设置颜料叠,限制进区的人数。在外出学习的观摩之后,笔者又尝试只提供同类色,比如绿色、深绿色,还增加了海绵印章。可是多元的玩法和暴涨的人数使材料摆放变得混乱,一如之前使用颜料时的状况。洗笔水的问题依旧存在,材料的规划、分配、整理,是下一次涂鸦区开展的重点解决问题。
二、户外自主游戏涂鸦区不断实践的意义
(一)基于园内实际情况,丰富优化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渠道,是实施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不断调整区域游戏内容与方式,是丰富优化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幼儿艺术体验,促进审美情趣发展
自主游戏的涂鸦区活动,能够有效地填补幼儿在班级游戏当中想要涂涂画画的欲望,是班级游戏的延伸活动。涂鸦区的“多样性”体现在材料的持续更新,幼儿在熟悉材料过程中自主探索、创新工具,在自然的环境中找到更多别出心裁的材料使用方法。空间的“自由性”能让幼儿尽情发挥自身创造力,打破空间局限,与伙伴一起自由创作,拓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三)增强教师组织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区域的每一次调整,从活动的规划、材料准备、实施、观察,到材料整理、经验总结,都有赖于教师不停地思考与实践。教师能够从区域游戏的观察中获得足够多的幼儿信息,对区域游戏作出更加及时调整与优化,不断丰富和充实区域游戏的内容和方式。
三、户外自主游戏涂鸦区实施的措施
(一)巧用空间
教师要充分已有的空间,尽可能为幼儿打造安全、美丽、环保的涂鸦区。区域的玩法、道具都受空间大小的限制,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墙体、地面、器材的特点设置区域。假如涂鸦空间较小,教师则要限制进区的人数,涂鸦区产生拥挤现象,教师可以运用工具限制进区人数。同时材料工具摆放的位置也需要合理规划,将位置标识清晰才能让幼儿养成分类整理的好习惯。
(二)巧变玩法
在幼儿熟悉涂鸦场地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涂鸦区的玩法,变换的要点可能是涂鸦载体的转换、绘画形式的结合、融入各样绘画工具材料等。例如绘画载体在黑板、纸张、保鲜膜中来回变换,也可以在后续的活动当中增加木板、石头、木片等特殊涂鸦载体。
(三)巧投材料
教师可通过每次涂鸦区开设的玩法,设置主要的几种颜色。一定的同类色投放可以呈现更好的涂鸦效果。幼儿在涂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选择和操作材料状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经验,从而反思材料的适切性问题,为幼儿涂鸦提供更切合实际的帮助和引领,使幼儿的涂鸦活动更深入与自主。
参考文献:
[1]曹梅.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观察与解读能力培养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1):92-93.
[2]顾春亚.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的思与行[J].新课程教学,2023(06):166-167.
[3]顾俊.幼儿园户外“乡趣涂鸦”区的创设与实践[J].读写算,2022(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