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教材为例

陈小倩
  
启迪·中旬刊
2024年5期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十一小学 广东 佛山 528100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聚焦于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强调其在增强小学生阅读理解力、优化教材设计及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对大单元阅读教学实践作出一些思考:如何科学构建大单元教学任务框架,精准提炼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设定具体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学习资料以激发阅读兴趣。因此,本文通过实例解析与论证,系统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上述策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单元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基础性、重要性极高的技能,它不仅仅是指学生能否读懂文字,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意思,是否能够从中获取信息、思想、情感等。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字词句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有利于优化教材设计

大单元阅读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单篇课文独立教学的局限性,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多篇文章组织成一个教学单元,实现了知识内容的整合与拓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语文知识体系,全面提升阅读素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深化教材解读,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

(三)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大单元阅读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如批判性思维、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通过主题引领、情境创设、深度阅读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综合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力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与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方面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教师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机械地按照课本篇章进行线性讲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挖掘,未能有效实施大单元阅读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全面掌握。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以讲解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未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相对滞后。再者,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较少关注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如信息提取、文本推理、情感体验等多元化的阅读技巧训练不足,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此外,也有教师在评价体系上侧重于结果评价,而对过程性评价的关注度不高,未能有效激励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和进步,制约了他们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方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存在一些源于学生层面的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欠缺深度理解和思考,无法有效进行文本解读和内化,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受制于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阶段,部分小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对阅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阅读量积累不足,影响了其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再次,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自我阅读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较弱,这与课堂教学过于灌输、互动交流环节不足有关。此外,阅读环境和资源的匮乏也是影响学生阅读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选择的书籍类型较为单一,难以接触到丰富多元的文学作品,不利于他们视野的开阔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一)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任务,开展特色化教学活动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设计科学的大单元教学任务,充分依托学校资源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统筹安排阅读预习、小组探究、课外实践以及知识巩固活动。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来优化教学主题,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在这一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与《慈母情深》相结合,构建一个关于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大主题单元,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标注关键词句,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语言表现不同的情感色彩。在课堂教学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语句仿写练习,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锻炼其书面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深度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析两位家长教育方式的异同及其影响,学会多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样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结合单元内容,归纳单元主题

大单元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以及引导他们进行群文阅读,提高他们的文章理解和总结归纳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精心策划单元主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强调该主题,以确保学生理解并专注于核心概念,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此举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缺乏阅读经验和技巧的现实情况,教师应该构建完善的阅读体系,逐步教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将能够有效地应用这些技巧,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文章的中心主旨,为他们未来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整体意识,培养群文阅读能力,加强文章理解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阅读技巧,明确文章的中心主旨,从而为他们的学习之路铺平道路。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观潮”“走月亮”“繁星”等景色描写类文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策划单元主题,例如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设置为“自然的魅力”或“探索自然奥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自然景色的美妙之处。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多种文本,涵盖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文章,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夏夜凉爽的风从川道里吹过来,摇曳着树梢和庄稼。月亮升高了,在清朗的夜空冷淡地微笑着。星星越来越繁密,象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缀满了银钉……”这一片段。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景色带来的感受,培养对自然的敏感度和整体意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应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例如词汇解释、语句分析等。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景色描写类文章时,提高他们的文章理解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三)立足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

在进行大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始于明确的大单元阅读主题。一旦主题确定,教师应立即构建单元学习目标,这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并激发他们的奋斗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意识。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课程文本内容,确保目标的设定科学合理且与实际情况相符。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确保目标的制定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并改进教学方式,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重要的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依靠单元目标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以及引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学生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主要围绕着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展开,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际课程内容,来构建具有层次性的单元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神话故事,并通过深入探究学习,感受这些神话故事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从而强化学生的文学储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神话故事进行阅读思考,将神话故事情节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学价值,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为了加深学生对整个单元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神话故事的结局改编以及续写,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的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上理解神话故事,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带领学生搜集学习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能真正从中获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内容丰富有趣的课文和课外读物。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这包括在推荐阅读材料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推荐,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学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该单元主要是一些描写鲁迅童年奇闻趣事和一些纪念鲁迅的文章,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和价值。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融入到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鲁迅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家的内心世界,并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引领他们更深入地走近鲁迅,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综上所述,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丰富语言知识,并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引导和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至关重要。通过科学设计教学任务、结合单元内容归纳单元主题、立足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以及带领学生搜集学习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等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汪贵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以部编版六年级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4(02):12-14.

[2]张衍娜.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作业设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J].学园,2024,17(03):52-54.

[3]陆天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3(36):126-128.

[4]韩广兴.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的整合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3(16):48-50.

[5]廖晓颖.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7):130-13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