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秩序,已是大势所趋。针对当代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欠缺的现状,本文提出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路径
引言: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极具包容性。中国馥郁芬芳的茶叶,精妙绝伦的瓷器以及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亚各地,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应该肩负起向世界展现中国之风采的使命,借助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提高文化自信,提升用英语讲述中国的能力。
1.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1.1民族意义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山川秀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色彩迥异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浩如烟海,长城、故宫、兵马俑、功夫、京剧、象棋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无数前人的智慧结晶给当代人留下了数不清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从古至今,也有很多国人致力于用不同的方式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有数不胜数的外国友人对中国故事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近代学者辜鸿铭先生是第一位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为英文和德文传播至西方的人,他还于1915年出版了用英文写成的《论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尊严。辜鸿铭先生的这一声呐喊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后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传统的中国人的精神,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仰。
1.2 国际意义
互联网的发展拉进了世界人民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感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风土人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分国界,优秀的文化一定能引起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共鸣。2018年李子柒短视频在海外运营,她的视频里主要呈现的是中国的衣食住行,生活理念,节气佳肴,视频选材主要与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有关。2021年以1410万的订阅量创下“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纪录,其单个视频平均播放量逾500万人次。由此可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于很多国外友人是深邃奥妙的,全世界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因此,用英语讲好传播好属于我们中国的故事是大势所趋,当代大学生应肩负起用英语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的使命。
2.高校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现状
20世纪末外语教学进入了第三阶段,受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批判思想对语言、文化和教育重新认识的影响,单纯学习语言技能已不能满足现代的跨文化的教与学,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在满足我们自我表达和外语学习的双重需求的同时,又实现了知识技能学习和价值引领的融合。
“中华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是由从丛教授在2000年提出,它一方面是指许多中国的青年即使有了足够的英语基本知识储备,但涉及到讨论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时,却不能传达出其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是指即使有了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以及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进去英语交流语境后也会变得词不达意。
美国语言学家 Claire Kransch 认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目的语文化放在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应包含对目的语及母语的再认识”。虽然大学生学习英语十多年,几乎占据了学生时代的所有时间,但囿于长期以来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一般倾向于西方语言文化的介绍和阐释,西方语言文化内容居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欠缺;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也偏向于讲解西方的英美文化,较少深入地讲解中华文化的相关表达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继而导致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忽视,和表达能力欠缺。
3. 实践途径
大学校园是学生们接触以及运用英语最多的场所,所以我们应该借助大学这一舞台,意识到用英语讲述中国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对不同文化展开有意义的讨论,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3.1 课堂内
老师们应首先丰富中华文化的知识,有意识地、准确地用英语将其在课堂上表达和讲授。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可以专门研究中国故事的场所,师生都应该意识到中国故事也不应该只涉及大家所熟知的唐诗宋词以及四大发明,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内容。
英语老师应有意识地改变上课内容和方式,把中国故事和相关主题讨论有机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英语教学,课后,老师也要布置相关的文化反思的作业,让大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来切实地感受中华文化,提高用英语表达自己文化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3.2 课外
大学生应该做到知行合一,学是手段,行才是目的。行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校内的老师以及相关专家在学校开展讲座,来增强师生对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重要性的认识,唤起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兴趣。同时,学校也应鼓励师生在学校开办相关的社团,为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感兴趣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活动场所,开展改编话剧,举办比赛等相关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课外实践也不仅局限于校园之内,大学生还应该走向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去博物馆当志愿者,用英语为那些去博物馆参观的外国友人讲解,这样既有助于外国友人们更深刻地直观地了解中国故事,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用英语讲述中国的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做到真正的双赢。
4. 结语: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文化的对外传播已经成为了增强自身国际影响力的方式,新时代的青年更是应该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续写中国的特色故事,高奏复兴华章。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
参考文献:
[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光明日报》2000-10-19
[2] 常海潮.大学英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现状、路径和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21(05):96-100+14.
作者简介:晏如意 ,女,出生年月:2002年2月26日;籍贯:云南省曲靖市;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金慧,女;出生年月:1981年2月19日 ;籍贯:浙江省宁波市;民族:汉族;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