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论新疆剪纸图案的艺术特点

王旭
  
锦绣·下旬
2022年10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由新疆艺术研究所(新疆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剪纸映初心·传承颂中华”--2022年迎新春剪纸大赛为依托,通过分析新疆剪纸图案,从多角度剖析其艺术特点,为新疆剪纸项目的非遗保护及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字: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镂空艺术,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新疆剪纸的概述及特点

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可以追溯到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20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新疆发现“猴团花”“对鹿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葵花形团花”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采用团花式,技法娴熟、线条流畅、色彩偏黄,五幅作品分别以“成双成对”的表现形式展现,说明人们在那时已经掌握了纸的可折叠性,创造出对称与均衡的艺术手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这同时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最佳鉴证。

新疆当代剪纸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作品多为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大多运用大块面,以“阴剪”为主造型形态。在创作题材中,单纯运用图腾崇拜的思想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更能表现民族艺术、更具新时代艺术特色的表现方式。新疆剪纸活动较多,具有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北疆与东疆剪纸各具特点。北疆以自治区级第三批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刘义晟为例,作品题材多为表现石油精神、石油城市发展及兴盛过程、社区生活和城市建设等;东疆剪纸以吐鲁番市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季玉兰为例,作品题材多为葡萄、生肖、舞蹈、生活习俗等。

二、新疆剪纸的艺术特点

(一)造型

1.平面化

不同于绘画作品,剪纸作品通过剪刻的艺术手法来完成,无法通过色彩层次拉开画面的立体空间。剪纸作品更多以层层重叠和透视的手法,来体现画面的主次关系。一张剪纸作品中,可以将太阳、月亮、花朵、人、建筑物、地面等不同空间的事物可以被安排在同一个画面,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新疆的民间剪纸传承人生活环境无拘无束,创作手法更为随心所欲,异想天开,不受拘泥。他们更能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舍去多余的线条,作品风格更为夸张、大胆。

2.线造性

剪纸工艺美术家张永寿从多年的践中总结出一套口诀:“圆如秋月方如砖,缺如锯齿线如须”,正是对于剪纸艺术线造性的最佳描述。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传承人用剪刀或者用刻刀,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留下的线形构成完整的作品。优秀的剪纸作品要求线线相连,没有断开,且必须达到“提得起,贴的上”,这也是剪纸造型的基础要求。

3.对称性

对称造型在我国传统审美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剪纸传承人在创作过程中将纸对折,按照草图或者即兴创作剪出图案,打开之后就形成了多个连接的图案,这个图案具有对称性。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便是把纸进行两次对折后,进行创作的造型,这是典型的对称剪纸。

对称作为一种设计形式语言,从古至今存在于我国美术作品中,新疆剪纸传承人便巧妙应用了对称原理,他们所用的构图形式是以他们对美的认识来诠释的,更为随意、自然的而非构成式的理性分析。

(二)图形

1.装饰性

虽然剪纸作品制作手法单一,但新疆剪纸传承人通过丰富的经验和灵巧的双手,将本地自然风光、人文、民俗等融入作品中。采用装饰性的手法,对事物进行勾画,如马匹的花纹、人物的衣服、花朵的细节等,加之“锯齿”和“月牙儿”状修饰。“锯齿”状常见用于勾画动物羽毛、牙齿、鱼鳞等;“月牙儿”状常见于勾画花瓣、柳枝、人物神态等。“锯齿”和“月牙儿”状纹样线条流畅婉转、简单明快,构成的画面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校学生创作的剪纸作品,画面清秀,内容丰富,画面整体采用“锯齿”和“月牙儿”状修饰完成,达到了“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三)色彩

1.互补性

新疆剪纸的色彩大多为简中求繁,少用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传承人们更喜欢在对比色中寻求协调。一般将某一种颜色设为主体色调,其它颜色在画面中占比会适当削弱,但色彩的对比度上,传承人用色大胆,打破固有思想,由单色彩对比绚丽醒目的颜色,形成套色剪纸。

从色彩原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新疆剪纸色彩主要来源于间色与原色的混合且以互补色居多。配色理念以强烈的对比和高纯度的视觉效果达到设计的主题思想,可谓重彩艺术。新疆剪纸传承人以其天生的色彩感成就了新疆剪纸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新疆剪纸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要求,创新是新疆剪纸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新疆剪纸艺术发展历史久远,守正创新正是一代代新疆剪纸艺人的根本原则,新疆各族人民热爱剪纸,不断在找寻创作的灵感、提取传统文化精髓。

想要传承好新疆剪纸艺术,从传承的角度进行探究,可以将剪纸艺术融入非遗进校园工作中,不仅可以达到青少年群体拿起剪刀、普及剪纸的目的,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唤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想要对新疆剪纸艺术进行创新,从发展的角度探究可以在剪纸纹样的研究当中,寻找深刻的继承内涵。使用反复练习的方式,构建更多的剪纸技巧与剪纸方法,并大胆创新,完成当代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剪纸艺术的内涵表达。

四、结语

新疆剪纸艺术拥有丰富的创作化题材、悠久的历史考证、天然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代代传承人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才能以别样的姿态屹立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林。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疆剪纸图案表现形式,使传承与发展共进,让新疆剪纸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浅析新疆民间剪纸在各民族生活中的实用价值》[J].柳文喜.民艺. 2022,(01)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林青.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3]我国民间剪纸图案在当代美术中的借鉴价值[J].黄红韩.中国造纸. 2021(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