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优化路径
摘要:工伤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和档案的鉴定,是工伤认定后,对劳动者发生工伤的事实进行审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和待遇支付的依据,也是进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的重要依据,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工伤保险档案进行管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档案管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工伤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必须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努力为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注入足够的活力。鉴于此,探讨了如何实现工伤保险档案管的又路径。
关键词:工伤保险;档案管理;优化路径
一、工伤保险档案的特点
1、载体形式多
当前,我国工伤保险档案主要以纸本形式保存,并辅以录像、音像等磁性介质保存。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部分地区已建立起了以电子化方式保存的工伤保险电子档案。
2、形成环节多
工伤保险档案包括工伤职工的申请申报、工伤事故经过、案件调查认定等多个环节的信息,每个环节都是一组数据或材料组成的,因此,其环节十分丰富。
3、安全要求高
工伤保险与工伤职工、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档案资料的特点是无法取代的,而且还带有很强的私密性,这就导致了对工伤保险档案的管理有着很强的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保存,并且严格禁止其泄露及对其进行篡改。
4、共享需求高
在职业伤害案件中,受伤人员受伤后,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在工作记录、就诊记录等方面应该互相采用、互相印证。例如,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都是建立在参保缴费,医院就诊等资料基础上,所以,需要更多的资料进行数据的共享。
二、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优化路径
1、提高管理意识
在工伤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工伤职工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管理者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各个部门主管及基层员工的态度和热情。而工伤职工的档案管理,作为关乎着内部员工权益的重要工作,也需要认真对待。还要建立以人为本理念,出于对基层员工的照料和尊重,要注重各类员工的基本信息和入职工作内容,将其与受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完善档案内容。将工伤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视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看待,并接受年度考核。将考核成绩与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个人利益相挂钩,以此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体现出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做的便是要强化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在此期间,开展一些有关于提高工伤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大会,在大会上面对于工伤职工档案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做出宣传,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该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提高企业对于工伤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2]。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让工作人员有效端正在工作期间的态度,确保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高质量完成各个方面的工作。最后,还可以定期印发一些有关于工伤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卡片与宣传手册,让工作人员学习工伤职工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这样便可以令工作人员逐渐提升对于该项工作的认知,进而令工伤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完善服务体系
档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体系制度建设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强化档案管理能力,直接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够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参与到工伤保险档案管理中,正确认识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降低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
工伤保险档案具有可变性,特别是企业工作人员的变动会直接体现在工伤保险档案中。而为了保障档案管理质量,在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要配置完善的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清晰的发展方向,这样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才会更加科学高效。
电子档案的建立能够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提升档案信息的使用寿命,提高档案数据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减轻人力物力负担,降低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对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能够适应不同企业和地区的发展,使工作人员更快速地适应全新的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因此,在开展工伤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时既要做好技术引进,也要根据其特点制订出完整的操作计划,明确数字化建设流程的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导。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管理质量,同时也能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
3、强化信息安全
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传输,把以前的书面材料转化为数字,在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整个流程会变得更为简单,没有了以往签字、盖章等较为繁琐的程序。然而,这也会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泄露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必须要强化对文件信息的管理,在进行数据输入的时候,要强化对文件信息的管理,并做好对文件的整理,保证档案资料的正确性及完整。对于已录入的数据,还应当利用有关的电脑技术对其进行加密,防止在传送时,对其进行了恶意的修改,或是发生泄漏等情况。此外,还要做好档案的备件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将会将原来的档案和现在的档案信息分离开来,要对原来的档案材料进行妥善的保存,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该将文件信息进行适当的分类和存档,还要强化对电脑的保养,定期进行杀毒,避免电脑受到病毒的入侵,利用资讯技术来达到文件资料和资料的分享,从而提高处理工作的效率,使相关的处理过程变得简单。在实现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共享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对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基本数据进行公开,实现档案的共建、共享,为社会保险业务提供便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伤事故处理工作应以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为基本原则。从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归档和传递、存储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一体化、网络化的工伤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李胜鹏. 工伤保险档案特点及管理解决对策[J]. 卷宗,2020,10(20):98.
[2] 董桂芝. 工伤保险管理创新思维探讨[J]. 文存阅刊,2020(3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