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非遗剪纸的数字可视化设计及传播研究

张佼
  
锦绣·上旬
2023年1期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299

摘要: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它对于人们的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促进传播中华民间艺术的优良技艺,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因而,研究并且发展剪纸,把握中华民间剪纸艺术的技艺,对于传播中华民间的剪纸艺术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保护作用。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并逐渐被应用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播之中,并且剪纸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将非遗剪纸技艺进行数字可视化设计,从而提高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以及接受程度。

关键词:数字可视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非遗传播

在现代科技娱乐的冲击下,年轻一辈对于传统的剪纸文化的了解尚浅,所以如何去保护以及传承剪纸文化值得进一步去研究。通过对于非遗剪纸的研究,从而掌握了中华民间剪纸艺术的技艺,对于传播中华民间的剪纸艺术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保护作用,同时还能促进传播中华民间艺术的优良技艺,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1.非遗剪纸的数字可视化设计及传播研究简介

1.1 非遗剪纸

剪纸又称“窗花”,每到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在窗户或者墙上装饰各种各样的窗花,剪纸主要是用纸张经过剪折刻等步骤做出具有镂空形态的艺术。剪纸艺术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非遗文化的代表以及重要组成部分。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文化符号,它不仅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表达。剪纸从最开始的图腾符号演变为各种各样的精细形象的图案,其简单、个性、装饰性腔等特征,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

1.2 非遗剪纸的现状及局限性

目前,非遗剪纸的传承主要是学校的教师和民间艺人而这个传播的力度是比较弱的。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所以对于剪纸的创新意识不会很高,也无法满足非遗剪纸行业对创新设计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达到非遗剪纸技艺传承和创新的目的,使剪纸这种传统文化陷入了困境之中。

另外现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都还是文字叙述,图片和视频资料等。虽然文字的叙述能够更好地记录非物质文化发展进程,但是却不能有效的进行再现与展示。而视频资料虽然能够直观展示,但是只能看到局部的展示,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使其完整的呈现出来。因此,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剪纸技艺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播的需要。

1.3 研究非遗剪纸的目的及意义

过去传统的非遗保护,一般采用文字记载、图片展示等方式,它的保存时长较短,时间长了不易保存容易受到损坏。如今采用数字化数字化技术,通过图文扫描及数字摄像等方式进行文化遗产数据的收集,不仅可以拓宽非遗传播渠道,还能以新的形式进行更广泛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播和保护价值。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新艺术与新技术的需要。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剪纸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快速发展中他们渐渐的被遗失,精美绝伦的剪纸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我们不仅要更好的传播剪纸文化,还需要将其进行创新。

通过借助于人机工程,美学原理,视觉感受等一系列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参考将学习到的成果运用到应用程序设计中去。主要将剪纸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创新的方式,提高大众对于剪纸的参与感和关注度,突破传统的传播形式,从而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让用户在交互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剪纸文化,并且感到有趣、新颖,让年轻人容易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从而激发新的可能,更好地促进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数字可视化设计在非遗剪纸技艺保护和传播中的重要性

2.1 数字可视化设计

非遗数字化是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维方式进行展现,它可以将传统艺术的制作以及表演进行还原,通过现代数字视听手段将传统文化记录下来,然后再运用交互的方式进行传播,展示给人们。

数字可视化指的是通过利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将文字等数据换为图像在荧幕上展示出来,再经过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视觉设计研究以及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数字可视化具有交互性,多维性以及可视性。交互性—指大众能够以交互的形式管理以及开发数据;多维性—可以看到被表示的对象或内容数据的多个属性或变量,它的数据可以按其每一维的值,将其分类、排序、组合和显示;可视性—数据可以用图像、曲线、二维图形、三维建模和动画来显示。

2.2 非遗剪纸技艺中数字可视化设计的应用

主要是将剪纸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创新的方式,提高大众对于剪纸的参与感和关注度,还可以让用户可以自主的将剪纸进行组合并创新,突破传统的传播形式,从而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让用户在交互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剪纸文化,并且感到有趣、新颖,让年轻人容易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从而激发新的可能,促进非遗剪纸的传播和发展。

可以根据非遗剪纸这项技艺来开发一款应用程序设计,可以通过数字扫描技术将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剪纸信息扫描至计算机中存储下来,然后再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像进行处理与整合,再通过二维与三维技术结合将其进行呈现,信息加工完成后导入应用程序设计之中,让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观赏非遗剪纸名作,另外这项应用程序的设计中的一个亮点在于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将剪纸元素的拆分可以使用户自主的进行组合,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人们的兴趣,在剪纸上的创新上会有很大的突破。

2.3 数字可视化设计在剪纸技艺保护和传播中的作用

非遗剪纸技艺演示过程是通过结合二维动画、三维建模等数字媒体技术将真实的画面呈现出来,不仅能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交互体验感,使他们能够直观的学习到这项工艺以及知识,从而达到传播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而且这种数字可视化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文字描述和图片的展示,结合三维还原的数字文物内容能更全面更完整,也更能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3.结语

本数字化设计应用研究旨在让大众将非遗剪纸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下去设计主要通过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非遗剪纸文化更好的展现出来,突破了传统只限于传播的功能,赋予了非遗剪纸新的生命活力。数字化设计与传统文化巧妙的结合起来,不仅增加了用户自主创新性,趣味性与互动性,更能够吸引大众参与,在参与互动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传播和推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未来非遗剪纸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作者简介:张佼,出生年月:1998年10月6日,性别:女,籍贯:河南南阳,民族:汉,学位: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