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运用概述
摘要: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种植与产量关乎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小麦种植期间需要高度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然而,由于传统防治技术的落后,进而难以有效满足需求。对应的,新兴的植保无人机,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此,为了详细的掌握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文章通过下文就相关方面内容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小麦病虫害;防治应用
前言:近些年,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小麦病虫害预防中植保无人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有一定的困境存在,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与优化。文章主要对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应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以期为有关种植人员在应用中提供些许的帮助。
一、应用价值分析
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植保无人机应用优势显著,其一,它有着高效、安全的优势。植保无人机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时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过去的方法防治小麦病虫害时需要将大量的成本投入其中,然而工作效率反而不理想。而植保无人机设备的应用,可将20多千克的农药进行一次性搭载,同人工相比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性能更加优越。它喷洒一亩地农药仅需5分钟左右,而人工方式大概要50分钟。且在喷药期间降低了农药与人员的接触,降低了农药对人体的伤害,防止出现了人员中毒情况。同时,还有视频装置被安装于植保无人机上面,喷药期间可对农作物病虫害产生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控农药浓度、喷药方案;其二,应用植保无人机可以将小麦生产成本降低。通过应用该设备使得人工费用和人工投入大大降低,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植保无人机超细喷雾以及低空飞行使得药液在小麦叶片上均匀附着,能够更加均匀的用药,此外,药物的应用量也大大减少,成本可以节约到35%以上。
二、具体的应用方法分析
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关键,是确保小麦高产增收的重要条件,而植保无人机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具体的应用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准备工作
通过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时,需要全面的评估作业区域的环境,对四边区域的水产养殖情况、养蚕、养蜂以及居住环境等风险因素进行掌握,把隔离带设置出来,确定喷洒区域有无有关部门要求的禁飞区域,确保作业区域不会对安全飞行带来影响,全面调查作业范围内的高压线、电杆、林木等重要障碍物,将行进路线提前规划好。
2、科学的选择与搭配药物
在选择药物时,要秉着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原则,根据不同阶段小麦病虫害的流行、发生情况,挑选低残留、低毒、高效的化学药物,要确保所选择的药物在超低容量或者低容量航空喷洒时均匀而分散。同一个病虫害在一个生长季节进行多次防治中,需要轮换交替运用不一样的药物。与田间小麦病虫害流行发生情况相结合,选择多种或者一种药物,通常每次应用药物要低于三种,配置要科学,按照次序添加,添加每一种药物时,都要确保均匀混合。通过二次稀释法稀释处理药物。配药期间,要对pH相近的中性水进行科学的选择,防治应用浑浊的水或者井水,严谨的根据农药标签指定的用药剂量操作,防治药物用量的随意降低或者添加。通常推荐应用悬浮剂、水剂、水乳剂以及分散粒剂等,要确保现用现配,放置药物的时间应低于三小时。根据作业规定将药液慢慢加重,通过200目的两层细筛展开过滤处理。
3、喷洒前预试
药物开始正式喷洒前,需要将遥控开关打开,将植保无人机打开,随后进入飞行状态,观察是否正常的连接了各个部件。进行无人机操控,完成向左、向右、向前、向后以及悬停等动作,观察它能否正常飞行。在降落了无人机以后,对各个电子设备进行检查,看有无发热、不正常运行的状况出现,是否在许可的范围内控制了电池降压,对喷洒药物的部位进行观察,看能否合理运行。
4、喷洒药物
防治小麦病虫害时,需要仔细的依据有关标准进行操作,并对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喷洒记录进行填写,选择无人经过、地势平坦、空旷地带区域起降无人机,按照地块的繁琐情况、设备配置状态以及卫星信号等,选择全自主、人工以及半自主的操控模式。作业期间需尽可能的确保飞行高度的稳定合理,防止大风的影响。要适时开启喷药开关,作业期间若是风速高于3m/s,需要暂停作业,在风力和风向都符合标准后再继续喷洒药物。并且,需要匀速的喷洒药物,和田块边界维持2个以内的喷洒幅度,在全部进行平行均匀喷洒后,在环状喷完成田块边界的喷洒。完成喷洒之后对防治效果进行观察,若是有漏喷区域需要及时补充,在完成操作后,认真调查田间防治效果,并清洗与保养机械设备。在具体操作期间,对无公害要求也要给予满足,制定方案防治影响到四周环境。比如,对无人机的具体喷雾量进行控制,不但要均匀喷雾,还需要有效的保护周围环境。在农药装入时,可以填入渗透剂或其他药剂,进而确保喷雾效率满足要求,防治有蒸腾的情况出现,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进行落实,将整体防治效果提升。在作业时借助空气内的气流效应,确保每一株小麦都能被药剂所覆盖,降低药剂在水和土壤中长期残留,有效迎合环保要求,进而将植保无人机自身的运用优势凸显出来。
5、规范化管理
通过无人机植保将技术防治小麦病虫害时,要将规范化工作原则落实好,对现阶段的管理方案进行优化,进而达到全方位提升技术实施水平的目的。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网络工作经验,对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激进行应对,比如,发生重复喷和漏喷的现象。在处理这一问题中,需要将智能化设备融入进去,达到有效监督与管理的目的,此外,还可将定位功能安装到无人机设备装置中,进而对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要求给予满足。同时,做好技术操作期间的记录工作,对具体喷药时发生的问题进行掌握,进而将合理的应对方案制定出来。
结语:
伴随现代农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现阶段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关键性影响要素,通过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变,而通过现代化技术与植保无人机技术的融合能够更好的发挥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功效,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有关部门必须要引导农户和农场组们积极的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装置,以降低小麦生产种植期间外部要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伤害,进而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提升,如此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孔蕊.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280(12):18-20.
[2]梁浩贤,何建平,谭卫军.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推广[J].南方农业,2020,14(2):182-183.
作者简介:武飞,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薛娟,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