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实践探究
摘要: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一直坚持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其教学工作格外复杂,要想构建出色的幼儿园需要付出长期努力,引进高水平人才教学,师生共同创新努力。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实践探究,着重论述了陶行知理念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方法,为幼儿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一个崭新的角度。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念;幼儿园;自然教育
引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教育领域的瑰宝。教人求真的德育论是其教育理念的精神支柱,即在对学生实行教育时,要让学生学习到做人的真谛。将陶行知教育理念融入到幼儿园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中,能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发展关联起来,实现特色化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探究
(一)完善教学课程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中提出的重要理论,这种先进完整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幼儿园的广泛运用。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该更多地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制定内容。在幼儿园常见的小班教育方式中,生活化教学特征较为明显。将教育与生活相互结合是完善教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
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基本理论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该教育理念能够实现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现实价值。通过对陶行知理念的研究,发现实行新的教学课程需要借鉴学生的生活内容,对应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课程。在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时,融入现实的生活素材,能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实现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思想[1]。
(二)健全活动材料
研究表明,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由于其生动、自然,更能得到学生的喜爱。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出发,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应体现在各个方面,在举办自然教育活动时,活动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准备更多种类的活动材料能够更好吸引学生参加。所以,教师应注意对生活中的细微细节进行观察,并选用适应学生年龄的活动材料。
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可以选用生活中较常见的材料,例如落叶、石块等。采用这些生活材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丰富活动材料,融入生活元素,运用学生的想象力,能创作出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完善活动材料能使传统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改进学习内容
“所有的功课都包含整个人生,所有的功课都是人生的功课,所有的人生都是功课。”这是陶行知传递的理念之一。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与中小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幼儿园中每天生活的所有环节都属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日常饮食、洗浴、运动、睡眠等生活行为。对于学龄前儿童,成长是第一要务。教育不能离开成长,也不能离开生活,要让幼儿认识到幼儿园生活是亲切温暖、自然轻松的家庭生活。
传统的学习内容通常会让幼儿感到厌烦,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让幼儿在学习时也能感受到生活气息,促进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英语中,融入一些生活常识,让其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含义。又如在学习数学时,利用手表、日历、电梯按钮等可以观察到数字的常见物品,使学生对数字的灵敏度提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从生活出发来改善学习内容,才能令学生热爱并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游戏化教学探究
(一)结合生活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仅依据课本内容无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日常教育时,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取与其生活相关的知识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识数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实物卡片,对学生提问:“大家看看这张卡片,能找到什么物品?”学生会回答:“这张卡片上有钟表、计算器、遥控器。”教师再一次提问:“这些物品中包含着一样共同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学生答:“是数字。”在进行初步学习后,配合教师的科学指导,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常见的数字,使其对数字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可以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加强对数字的印象,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式
游戏教学是一种极具交互性的教学方法,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有机结合,即陶行知理念中的“教学做合一”。传统的教学灌输法无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不适合于游戏教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与教师进行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让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沟通,生生间共同协作,培养学生友谊,让其了解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教学中拥有参与感,真正对教学方式实行有效的创新。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中,若举办的活动内容单一,会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动手能力。其在不同年龄时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以此为依据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活动。例如,举办积木比赛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多数学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都会思考怎样才能确保积木的稳定性。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去帮忙搭建,而是要鼓励学生反复实验,熟知每块积木的形状,进行深度探索,完成积木搭建。
实践活动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培养探究意识。
(四)提升自主意识
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实行游戏化,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更加轻松地展示自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游戏来获得实际的操作经验,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
除此之外,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够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性的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例如,在组织参观动物时,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爱好,通过表演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沟通探讨,提升其身心素质。
结论:在实行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中,如何深入理解陶行知教育理念,把陶行知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是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要以教学合一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了解学生的生活需求,与学生共同创新进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自由的学习方式,在自由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朱苏.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育创新思考[J].新智慧,2023(20):10-11.
[2]韩雅兰.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3(0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