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新一代劳动者的主要培养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目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学生心理压力大、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内容滞后等问题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阶段,其学生群体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学习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为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进步。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心理压力大、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内容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开始兴起。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初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咨询服务为主,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理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简单的心理咨询向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在政策的支持下,高职院校相继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健康教育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健康俱乐部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1】。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然而,尽管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学生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主要表现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频发。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对滞后,仍然以心理问题解决为主,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关注和系统培养。再者,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三)其他相关研究的发现与观点
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和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理由
本研究采用了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以及相关研究的观点和发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数据和意见,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对策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
混合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系统地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定量数据可以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而定性数据则可以深入挖掘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主观认知和经验,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对策的制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最后,混合方法的应用可以弥补各自方法的不足,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效度【2】。
(二)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特点
研究样本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学生样本将从不同年级、专业和背景的学生中抽取,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教师样本将选择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教师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管理者样本将包括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
研究样本的选取主要考虑到其代表性、多样性和可行性。通过合理的样本选取,可以更好地反映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对策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将采用结构化问卷,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以收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量化数据和意见。访谈将采用半结构化或开放式的方式,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主观认知和经验。
数据分析将采用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量化数据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以揭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访谈收集的定性数据将进行内容分析,从中提取出关键主题和观点,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对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首先,我们发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主要源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对滞后,仍然以心理问题解决为主,缺乏对学生全面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系统培养。再者,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3】。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从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学生心理压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而学校和社会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对于学生全面心理健康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满足。再者,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的、系统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体系
(三)对策的提出与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传统的心理问题解决向学生全面心理健康的培养转变,涵盖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技能等方面。其次,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良好格局,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对策的实施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对策建议与实施方案
(一)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设计
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设计是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技能、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等方面,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其次,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健康俱乐部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最后,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方案,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4】。
(二)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首先,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室、配备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员等。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心理健康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教育资源的来源和渠道。最后,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实施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
实施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是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其次,开展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研究,评估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为教育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最后,加强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和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效果。
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我们得出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设计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加强监测与评估等。未来,我们希望高职院校能够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起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同时,我们也期待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力量能够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永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A高职院校为例[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2, 24(1):74-77.
[2]丁文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22, 8(8):3.
[3]朱丹霞,李慰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 29(2):50-55.
[4]李慧,王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电脑乐园, 2022(003):000.
作者简介:甘湘苏(1989.0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助教,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专干,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