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舞蹈作品中舞蹈创编方法的应用分析
摘要:深入人心的舞蹈作品需要依托于舞蹈编创方法实现。通过编创者的合理设计与巧妙构思,才能够打造慰藉观众精神的卓越作品。基于此,本文对舞蹈作品中的舞蹈编创方法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舞蹈编创方法的内涵加以分析,根据几种常见的舞蹈编创方法提出了合理选材、精心编排等应用建议,以期在各种不同题材的舞蹈作品中合理选择编创方法加以应用。
关键词:舞蹈编创;舞蹈作品;选材
引言:当代社会助力艺术领域快速发展,逐渐增多的舞蹈作品却呈现出一定的质量弊病,在形式各异的舞蹈中,并没有凸显出舞蹈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而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舞蹈编创者对于编创方法的运用并不合理。因此,这就需要舞蹈编创者充分意识到编创对于舞蹈作品的价值,加深对于编创方法的理解,灵活运用,才能够为观众展现最为灵动的舞蹈艺术。
1 舞蹈创编概述
舞蹈创编法是指在舞蹈作品中,以基础的舞蹈动作作为素材,充分挖掘适应舞蹈内涵的动作,通过肢体语言,与空间以及时间等相互融合,从而在舞蹈表演中充分展现人物角色的个性与情感。简单而言就是通过个性化的舞蹈动作在舞蹈作品中展现出个性化特点。在相关研究中提到,舞蹈编创的基本方法包括动作的力量、空间、节奏以及形式等众多不同的要素,在编创过程中需要从原理角度着手,并结合新时期的舞蹈作品特征创建全新的编创方法。
舞蹈编创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即兴编舞法、情感导入法与形象导入法等。情感导入法的舞蹈编创则是充分利用艺术的灵魂,将情感作为作品与观众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情感外化的方式,利用舞蹈的肢体动作充分表达感情,进而促使舞蹈表演者能够与观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1]。情感表达不仅仅是生活连接艺术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编创舞蹈作品中最为关键的要素,通过解读舞蹈动作的潜台词,完成对思想意识的理解,能够实现以舞蹈作品感染人心的作用。
而在舞蹈作品的编创中应用形象导入法,是根据舞蹈作品中的基本要素所衍生出的方法,通常在舞蹈作品中需要对人物形象加以塑造,而编导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推进舞蹈动作,促使其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舞蹈作品中不同的人物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的递进变化。在舞蹈作品中应用这一编创方法,则能够重点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促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掌握人物特征,并感受到来自于舞蹈人物的角色冲击,对舞蹈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多种不同的舞蹈编创方法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编创方法是在传统编舞的基础上打破僵局,突破固有思维,以更具创新意识的方式对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加以重构,促使舞蹈作品的最终舞台效果既在情理之中同时又出乎意料,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
2 舞蹈创编在舞蹈作品中的应用策略
2.1合理选材
在舞蹈作品中应用舞蹈编创法,只有了解舞蹈的开篇、发展以及结局,才能够正确运用不同的编创方法,精准呈现出契合主题的舞蹈内容,最终创作出令人折服的舞蹈作品。而对于这一需求的本质来讲,主要就是对题材的合理选择,通过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素材,经过提炼整理之后,对其进行加工,进而构成创作舞蹈的材料,则在选材时,应当从新旧两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其一,对新题材的筛选,即要求舞蹈编创者以更加独到的眼光,锐利的视角,挖掘可利用的新题材并编制成舞蹈作品。新题材的获取难度相对较大,如在舞蹈作品《天鹅湖记》中,首次以舞者的视角呈现出整个故事内容。以芭蕾舞的形式,从舞者初次参与比赛,到获奖,展现了舞者成长的整个过程,从造梦到挫折到再生,描写了舞者所经历的现实坎坷以及生存状况,道出了舞者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选择这样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题材,在编创舞蹈的过程中要求编创者充分观察生活,通过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与总结,实现在舞蹈动作中的生动表现。
其二则是对旧题材的选择,这样的题材数不胜数,经典小说、电影、民间故事等,均可成为舞蹈编创的题材。如经典的现代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择了革命故事的历史题材。通过形象导入法的方式,塑造了九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将其作为该组作品中的关键人物,利用他们所附带的双重身份串联成完整的故事线。作品既彰显了上个世纪上海繁荣的景象,同时也突出了革命时期无数历史先辈们所具有的坚定信念以及人格魅力。利用现代舞的语言,结合海派戏剧的创作特点,并选取了经典的影视化旋律,营造出浓重的革命谍战氛围。通过舞蹈动作完整叙述历史背景,以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音乐烘托紧张的情节,并利用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细腻刻画了每个人物的丰富情感,促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与台上的表演者产生情感共鸣。在舞蹈编创过程中,题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呈现出最佳的舞蹈作品,无论是新材还是旧材,当否应当对其所蕴含的价值底蕴进行剖析,最终合理选择符合历史、现实吸引人心的题材,才能够展现出舞蹈所独有的艺术内涵。
2.2精心编排
情节编排与结构设计是在舞蹈编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2]。巧妙设计的情节与舞蹈结构就能够为舞蹈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编创者充分了解舞蹈题材的主旨以及内涵,挖掘主题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特征,才能够通过精巧地布置明确整体走向。对舞蹈结构加以设计,应当合理安排节奏、段落划分以及起承转合等,确保在舞蹈中也能够连贯叙述故事并保证逻辑清晰,便于观众读懂并接受。而情节的编排,是在舞蹈编创中吸引观众目光并升华主题至关重要的存在。这就需要编创者以强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对比、冲突等手法完成对情节的安排与设计,同时也可以尝试通过新颖的科技手段,如灯光、音效等,增加情节层次感,打造立体舞台效果,进而促使舞蹈作品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艺术魅力。
结束语:舞蹈编创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展现出了更加多元的一面,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反复更新并加以验证的过程,在舞蹈作品中加以利用,将会呈现出绝佳的艺术体现。为此,编创者应当合理注重舞蹈编创时的选材,并合理加以编排,确保注重对编创意识的表达,才能够打造完美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黄锐,张琳.从戏曲行当到舞蹈创编——论舞蹈作品《英姿》的艺术创新[J].四川戏剧,2023,(12):122-125.
[2]杨春燕.乐为舞生情随乐动——谈儿童舞蹈创编中优秀音乐作品的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3,(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