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土木工程的绿色转型:探索绿色建筑与技术创新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杨思远
  
锦绣·上旬
2024年7期
云南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要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伴随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但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频繁给环境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对环境保护也高度重视,明确指示要坚决守护好彩云之南的绿水青山,在此形势下,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本研究旨在探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意义。致力于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及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从而切实响应习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指示。

第2章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2.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绿色建筑关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从设计到施工直至运营。它强调资源与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并选择可持续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的特点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的能源设备以及有效的废物管理来减少碳排放和总能耗。同时,它们注重水资源管理和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融合本地化与现代可持续实践。

2.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它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绿色建筑的实践,可以实现建筑的长期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来发电供应房屋的能源。光伏电池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房屋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这是绿色建筑的一个实践,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中,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这样的示范,人们可以更加意识到通过绿色建筑的采用,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3章 绿色建筑与环境影响体系

3.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常由政府、行业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用于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性能。例如,LEED(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开发的国际认可标准,它涵盖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各阶段,评估要点包括节能、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和材料选择等。建筑可根据LEED标准获得不同级别的认证。此外,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还涉及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评价结果不仅可用于认证和宣传,还能为建筑改进和未来设计提供指导。BREEAM(建筑环境评估方法)和国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

3.2 绿色建筑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关系

就以ISO 14001为例,其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帮助组织改进环境表现和管理环境风险。绿色建筑实践符合ISO 14001的要求,例如采用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系统、高效隔热材料和可持续建材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3.3绿色建筑的应用和推广

绿色建筑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并且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效应,例如节能减排,通过高效节能设备和优化建筑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其次资源循环利用,采用可再生和回收材料,以及节水设备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还有生态系统保护通过景观规划和雨水管理系统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例如,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采用了地下水冷却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则使用了高性能外墙隔热材料、高效的空调和照明系统、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以及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并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

第4章 总结

本研究始于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土木工程建设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要求全社会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综合考察,揭示了其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绿色建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也为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超辉,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4,(6),55-57.

[2]刘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9),85-87.

[3]崔冰,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应用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24(3),109-112.

[4]马琦越;史红玉;史小右,2023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建筑科学与工程,2023,120-123.

[5]梁艳,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J].陶瓷,2024(04),210-2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